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优雅地老去》。听到书名,你也许会以为这是一本描写老年生活的书,甚至还有点鸡汤的味道。但事实上,这却是一本正经的医学科普读物,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位修女揭开阿尔茨海默病之谜”。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什么呢?其实啊,这种病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就是老年痴呆症。
有一个关于老年痴呆症的公益广告,叫做“饺子的故事”,曾经让无数人泪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人的记性越来越差,冰箱在哪儿、厕所在哪儿,他刚刚做过的事他都忘了,他不记得刚刚吃过饭,有时候走到门口他都不记得哪个是他的家了,甚至儿子就站在门口他也认不得了。有一天,儿子带着他去餐厅吃饭,他发现盘子里还有两个饺子,竟然直接用手拿饺子装进了口袋。当着一堆友人的面,儿子觉得很没面子,嗔怪道:“爸,你干嘛呀?!”老人嗫嚅着说:“这……这是留给我儿子的。”片末的字幕最催泪——“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
感人的故事背后是无数患者家庭难言的苦楚与伤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危害老人健康的疾病,排在它前面的依次是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目前全球有万人深受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万,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如果你活到80岁,就有接近50%的可能性跟它不期而遇。遗憾的是自从这个病被发现以来,已经过去多年,目前仍然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修女这个神秘的群体又和它有什么关系呢?除了坐以待毙,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来尽可能远离它,实现优雅老去的愿望呢?《优雅地老去》这本书,就会为你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本书的作者大卫·斯诺登,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流行病学博士,是全球顶尖的阿尔茨海默病的专家之一。他于年开启了一项历时十余年的大型科学研究,目的就是找出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因素,从而找到可能的治疗方法。他的研究对象是位74岁到岁的修女,因而这项研究也被称为“修女研究”。斯诺登博士把“修女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尽数写进了这本《优雅地老去》一书中。本书于年正式出版,出版后即在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斯诺登一举成名。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可信的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同时也带我们走进修女这个神秘群体的生活,发现她们神秘黑纱覆盖下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你讲述书中的内容。第一,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第二,什么是“修女研究”;第三,“修女研究”给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带来哪些启示。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部分——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医学上是这么说的,“这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听上去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下面几点:病因不明,什么时候得上的也不知道;会随着时间发展,主要是大脑出现了功能障碍;要确诊一个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至少需要两方面的证据,一是临床症状、二是大脑的病理证据。
临床症状就是病人表现出失去心智的症状,具体来说就是在短期记忆、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上都会出现障碍。症状一开始会很轻微,主要是健忘,比如记不起早上吃了什么或者突然想不起来对面走过来的人叫什么名字。当然,每个人偶尔也会有这样大脑突然短路的状态,但是在阿尔茨海默病人身上,这些情况会越来越频繁和严重,比如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就忘记了、突然不知道怎么煮饭了或者忘记去菜场的路。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的语言功能会出现障碍,他们可能突然就不知道怎么描述面前的食物了,也渐渐不能阅读和写作了。最让人难受的是,他们会出现喜怒无常,常常妄想有人害他,可能还会攻击身边的人。最后的几年,阿尔茨海默病人都会慢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穿衣服、洗澡,都要人服侍,以致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最后毫无尊严地死去。死因常常是肺炎或者是器官衰竭,从出现症状到去世,通常只有五到十年。这段时间,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苦不堪言。
医学上有专门的量表对临床症状进行定性,“修女研究”中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量表,用来测试修女的心智功能是否有缺损。但是即便是有临床症状,在心智检测中表现不佳,也只能说是阿尔茨海默病疑似病例。如果要石锤确诊,还需要验证大脑的病变情况。年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例,在病人的大脑解剖报告中,他是这样描述的:“脑组织萎缩,神经细胞中有一团团纠结在一起的纤维,同时出现的还有另一种病态的代谢物质。”这种纠结在一起的纤维和另一种病态的代谢物质,后来的研究者们分别称之为“纠结”和“斑块”。
它们分别是由功能异常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原本也都是大脑中的良民,不知怎么的就不安分了,摇身一变就开始聚众闹事。“纠结”像一团团打了结的毛线一样,霸道地切断神经细胞之间的沟通。而“斑块”更像是狗皮膏药一样贴上大脑的关键部位,这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神经细胞坏死,大脑出现萎缩,关键区域的功能也失常了。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片桑叶,那么纠结和斑块就像是两条蚕宝宝,它们不断地啃噬我们的神经细胞,啃完这里啃那里,啃到关键的功能区域,比如负责短期记忆的海马体,就会让人出现健忘,啃到负责长期记忆的大脑皮层,就会让人忘记所有的人和事;等啃到负责情绪的区域,人就会喜怒无常;如果是重要的行为控制区域,病人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爱罗斯·阿尔茨海默
那么,大脑病变和临床的症状之间,是否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呢?在这项“修女研究”之前,科学家们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真实的情况却出人意料。“修女研究”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修女大脑萎缩得厉害,而且纠结和斑块遍布,显示出了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但是生前神志清醒,在每一次的心智检测中都表现良好。比如有一位柏娜修女,她脑部的斑块和纠结已经完全占据了她的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但是她的心智状态完全正常。但是有的修女虽然大脑中并没有严重的病理症状,却早早地出现了心智失常的表现。
比如一位叫玛利亚的修女,她的大脑中并没有太多的纠结和斑块,但是在生前心智测验中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最后一次检测的时候,她连睁开眼睛都很费力了。这说明什么呢?一定有某些好的因素,能够保护像柏娜修女的人,让她们在大脑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神智清醒。相对应的,也一定会有一些坏的因素,能够让玛利亚修女这样的人更早地出现心智丧失。更何况还有一些修女她们活到高龄,但是大脑只有几个纠结,而且也没有任何心智功能受损症状。所以有些人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有特别的抵抗力。那么这些好的或者坏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找到他们也许就能找到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办法,所以“修女研究”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查找这些可能会影响发病过程的因素。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一个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它至少包含两方面的证据:临床证据和大脑病例。在“修女研究”中发现,临床症状和大脑病理之间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或者加速症状的出现。因而,“修女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找到这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讲第二部分内容,来具体了解一下这项“修女研究”。
到这里你最大的疑问可能是为什么会选择修女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呢?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修女们离群索居、身披黑纱、神情肃穆、庄重而神秘。但是作者选中她们显然不是为了猎奇、好制造噱头,而是出于一个流行病学家的专业素养,他认为修女群体在这项研究中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
首先,修女们过着同质化的生活,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如果影响结果的变量太多,就无法对特定的因素进行考察。修女们都不抽烟、禁欲,她们基本都从事教育工作,在教会学校担任教职,在大半辈子当中都接受相似的医疗照顾,加上她们吃的食物、生活作息都很相似,这些因素,都可以减少相关变量的干扰。
此外,修女们拥有详尽的档案记录,这些档案包罗万象,记录着每位修女从童年到成年的所有信息,照片、自传、病例死亡记录,甚至是高中成绩单都包含在内。尤其是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慢性病,在人生的早期就会有一些端倪,因此,能够获得受试对象早年生活的档案就非常珍贵。而除了宗教团体的成员以外,恐怕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提供这样宝贵的资料了。
最后,修女虔诚的信仰“爱与奉献”的精神,让她们中的大多数心甘情愿地做出捐献大脑的决定。一个人要做出捐献身体器官的决定,需要经历相当大的内心挣扎,更何况大脑和其他器官不一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大脑承载了太多的意义,个人的、情感的,甚至还有灵性的。修女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一生的信念就是助人,以便能够成为耶稣合格的新娘。正因为如此,15年间才有位符合条件的修女加入了这项大脑捐献计划,参与率达到惊人的66%。其中史瑞塔修女的话最让人动容,“身为修女,我们做了不生小孩的困难决定,但是经由捐赠大脑,我们可以帮助揭开阿尔茨海默病的谜团,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未来的世代生命。”所以说,修女并不是噱头,而是这项研究的灵*。
修女档案
这些修女每年都要接受一次心智测验,这些测验的结果成为了她们档案的延伸。研究者开发了一整套的测验体系,主要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记忆力、语言能力、空间感、以及对于时间和地点的认知能力,还有生活自理能力等等。我们来举两个例子,让你对这种测验有个直观的感受。比如,其中有一项测验评估修女们的健忘程度,给测试的修女看十张写着各种不同词汇的卡片,同样的顺序重复看三次,五分钟后回忆这十个词,能记起来的词越多、短期记忆状态就越好。
此外,在修女去世之后,她们的脑组织会被取出,送往实验室,在那里接受一连串的检视,从重量到体积,再到纠结和斑块的数量、分布区域、以及其他的异常情况,都会被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有了心智检测和大脑解剖的结论,“修女研究”也就有了最扎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更加细致地排查可能的因素,作者还住进了修道院,每天跟修女同吃同住,一起散步聊天,长久下来,作者也从修女的生活和谈话的细节当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前面提到的修女档案也帮了大忙,很多重要结论都离不开它们的贡献。最终,心智测验、大脑解剖结论,跟可能的影响因素结合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这就是“修女研究”的研究方法。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什么是修女研究。修女作为宗教团体的成员,具有一般受试者没有的优势,她们过着同质化的生活,拥有保存完好的早年生活档案,她们虔诚的信仰更是大大提高了研究中的大脑捐献率。研究人员通过每年对修女进行心智测验、在她们死后解剖她们的大脑、以及分析她们的档案、挖掘她们的生活细节这样的方式,查找影响阿尔茨海默病因素。
那么,接下来就进入第三部分内容,来看一看这项特别的“修女研究”,到底有哪些成果,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在所有的影响因素当中,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一定是基因。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已经被证明和大多数疾病相关,甚至有学者称:“一切疾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病。”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来说,基因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尤其对于早发行的病例来说,阿尔茨海默病大致可以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早发型又称家族性,一般发生在65岁之前。在早发型的病例当中,基因的影响非常重要,幸好这种类型只占了所有病例的5%到10%。而大多数病例都属于晚发型,发病年龄在65岁以后,“修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