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退休后,开始把生活重心转移到锻炼身体,争取做健康、活力的老人。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锻炼,很多时候不仅无法“强身”,甚至还会“伤身”!
据中国江苏网介绍,约78.56%的中老年人存在运动保健的误区。
怎样锻炼容易越练病越多呢?老年人有哪些错误的锻炼方式?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01
长时间广场舞这一类病人症状基本相同:膝盖伸屈没有问题,但是在爬楼梯时膝盖疼痛明显,严重的走路都会不舒服,休息几天后疼痛有所缓解。
为什么跳广场舞会容易受伤呢?广场舞难度越来越大,通常会设计很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些动作对身体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意味着过长的关节连续使用。跳广场舞蹈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02
肩痛患者甩肩锻炼肩袖撕裂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临床上有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误以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过运动来缓解。
老年人在小区健身时,喜欢频繁做一些上举的动作,包括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棒球的投球、举重抓举等,这其实反而会加重肩关节的负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过两年会自行好转。而肩袖损伤,如果不治疗或者以错误的方式锻炼,只会越来越糟。
03
“燕儿飞”仰卧起坐有的老年人会练腰背肌,叫“燕儿飞”。“燕儿飞”是一种不错的运动,但对老年人不一定适合。
因为老年人关节椎间盘老化,有关节增生,椎管狭窄,过度的伸展会加剧关节的挤压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同时让椎管更狭窄。
另外,仰卧起坐也不适合老年人。仰卧起坐要把双腿蜷起来练腹肌,力度太大,超过国际劳工安全组织对椎间盘限定的牛的定力,会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负荷,让老年人椎间盘退变非常严重。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且,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04
大强度、高难度锻炼有的老年人觉得,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是有益于健康,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但是爆发性的运动,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
运动贵在坚持,而不是在于速度和强度。
05
爬楼梯、爬山锻炼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健身锻炼项目,认为健身就在家门口,方便快捷,不用额外场地,不用专门时间。
但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反复撞击,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
跟爬楼梯类似的是,登山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倍,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
06
头颈部绕圈练习很多老人经常做头颈部绕旋练习,认为这样对颈椎好,也有利于缓解颈肩部的酸痛。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动脉硬化、甚至颈动脉斑块形成,头颈部剧烈绕旋,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重则会酿成动脉斑块脱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进行头颈部锻炼要适度,应降低动作幅度、速度和绕旋力度。两侧及前后摆动的幅度应该控制在度以内,并可不时静歇2~3秒,以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07
运动损伤后“热敷”由于运动不科学、或者身体不协调,老年人运动时经常会导致脚踝扭伤等情况,局部组织会出现疼痛、肿胀。有些老年人会立即采用“热敷”的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痊愈速度。
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正确的处理是:损伤24小时内,冷敷(如冰块),将伤处组织内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液,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24小时后,热疗,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散淤、消肿、减轻疼痛的疗效。
08
倒走练习早晨在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有的特别爱倒着走路,觉得这样更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殊不知,老年人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发意外。
09
空腹晨练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腹晨练是非常危险的。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腹中已空,不进食就进行1~2个小时的锻炼,热量不足,再加上体力的消耗,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暂的时间也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心脏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会突然摔倒,甚至猝死。
另外,晨练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开始,这样才是最卫生和最安全的锻炼。
10
运动憋气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
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
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这些须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进行。
这个知识太重要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收藏和送给朋友们看看吧,大家都会感谢你~能活过90岁人:有这共同特征29项近来,国外与欧洲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对生活在各地的长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综合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有以下29项共同特征:1.看病:医院。2.吃药:一生中的用药总量(包括营养药)远低于平均水平。3.病史:多数在中青年时不曾患有长期的严重疾病。4.饭量:总体偏少,但不排斥适量的零食。5.营养:饮食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清淡,不偏食,注重多样性,乐于尝试新的食物。6.饮酒:并非全不饮酒。有此习惯者,仅是小酌。均无长期酗酒史。7.抽烟:绝大多数目前不吸烟,若抽也不多、不成瘾,且喜欢用烟斗。8.喝茶:多数从年轻时即开始有了喝茶的习惯,并保持至今。9.作息:绝大多数有早睡早起的习惯。10.睡时:平均在6至7.5个小时,且保持稳定,不时多时少。多数并无午间小憩。11.运动:所从事类别的差异很大,但能持之以恒;并更乐于在户外活动。12.生理:多数有以下5个特征:1)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厘米,女:厘米。2)体重:不过重或过轻,且随年龄变化的变动较小。3)肌肉:舒张力佳;4)皮膚:较有弹性;5)握力:有力持久。13.神智:少有患老年痴呆症者。14.脑力:判别力、认知力、逻辑力、记忆力与表达力的衰退都比较慢,并且他们有意识地锻炼与强化自己的这些能力。15.退休:大多数人在65岁左右。过早退休者反而不长寿。16.寄养:常年住养老院者较少。17.仪容:注重服饰、仪表、举止、个人装束与家居整洁,并非奢华,但自我欣赏。18.独立:多数倾向自立、自主、自为,主观上与客观上对环境与子女、亲朋好友的依赖性较小。19.经历:在过往生活中,尤其是青壮年时代,大多数曾经历过冒险和困苦。20.抑郁:不少人在五六十岁时曾出现过情绪忧郁,但随后即能调整状态,迈向新的生活。21.怀旧:多数人对旧时有珍惜、感怀与美好的感觉,但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并不感叹今不如昔,并不希望回到过去,而是更乐于生活在多变、多彩的现在。22.社交:有稳定、适当、比较和谐、比较密切的伴侶、家庭和朋友圈。23.闲谈:喜欢与熟人乃至生人交谈,甚至“八卦”,但一般不牢记在心,不搬弄是非。24.辩证:能够在周围很多人认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有利的与美好的一面。不钻牛角尖。25.顺变: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与做法,适应能力比较强。26.求新:对于时事、新知、周围的事物有比较强的了解和参与的兴趣,并努力去做。27.性格:乐观、开朗,有幽默感,常会放声大笑。平和,无忧,少有争吵。28.务实:容易感到满足与充实,不与人攀比,懂得享受即在的与即有的快乐日子。29.生死: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