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评估体系在长期护理保险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资金筹集,又决定待遇给付,是长期护理保险运行制度的“关键一环”。建立统一完善的评估体系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运用分析比较法,从评估对象、评估工具、护理级别、评估机构和评估程序五个维度对中日评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我国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发展实情提出:扩大评估对象的覆盖范围,重视儿童失能评估、采用复合型评估指标、精准划分护理级别,注重预防和防治相结合、加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完善失能评估程序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我国早在年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也逐年增多。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万,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年6月27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上海、长春、承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失能人员提供生活上的护理帮助和护理费用的资金支持。年9月,国家将试点城市扩大至28个,进一步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老人的状态进行评估是确保长期护理保险有效实施的前提。评估体系可以确定老人的失能程度和照护需求情况,进而确定待遇给付的标准。评估体系在长期护理保险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长期护理保险运行制度的“关键一环”,是待遇给付的前提条件。规范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有利于*府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缓解长期护理保险供需不平衡问题。因此,建立统一和完善的评估体系,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全面梳理15个试点城市的评估体系,分别从评估对象、护理级别、评估工具、评估机构和评估程序方面分析比较中国和日本评估体系的差异,借鉴他国评估体系运行的经验,建立完善和统一的评估制度,为新一轮试点提供经验,更好地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发展。中日两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的比较一、中日两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的相似点(一)建立背景相似年中日两国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均超过10%,迎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两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两国开始出现女性外出务工和家庭结构趋向少子化、无子化的现象,导致越来越多老人无法得到家庭的良好照护,并且高昂的医疗费用也使得人们无力负担护理支出。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是两国保障老人晚年生活和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趋势。(二)对评估人员专业资质要求较高从这一点看,中日两国均要求评估人员是医疗、保健和护理等专业领域学识渊博的权威人士和业界认可的专家并具备一定年限的从业经验,使得评估结果具有可信度。二、中日两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的区别点(一)评估对象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法》规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人群为65岁以上的老人和40-65岁(不包括65岁)患特定老年疾病的人们。65岁以上的人群无论因为任何原因,均可直接提出申请,参加待遇给付评估,此类称为1号保险者;40岁以上不满65岁的人群需患特定老年疾病才拥有评估资格,特定老年疾病一般指老年痴呆症、老年性耳聋、高血压和癌症等,此类称为2号保险者。我国的评估对象主要针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其中除上海市要求评估对象为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以外,其余试点城市均未对年龄作出限制。(二)评估工具和指标日本具有专业的介护对象认定体系。从年起,日本*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数据收集,调查员对护理服务提供者进行全天24小时的跟踪记录,并对护理服务行为的记录具体到每分钟,最后共得到名护理人员向位老人提供的约万分钟服务的具体资料。根据对具体资料进行分析和解析,共设计出74个基本调查项目,设置了67个一级指标。其中,反映老人身体活动和精神状态的55个一级指标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日常生活能力、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并将12个医疗指标作为一个“评估指标群”,反映老人过去14天内使用的医疗方法和医疗需求,这6大指标群构成了日本的介护等级调查表,也是日本的失能评估工具。我国目前尚未推出统一的评估工具,承德、齐齐哈尔和南通等大多数试点城市的评估工具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该量表主要针对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食、洗澡和修饰等10个指标),未包括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等指标。一些试点城市如苏州市、成都市和广州市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出具相关评估工具,如苏州市的评估表为《苏州市失能等级评估参数表(试行)》,将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纳入评估指标内(见表1)。表1: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表2: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三)护理级别日本以6大评估指标群为基础,计算出评估者所需护理时间,以护理标准时间为依据将护理级别划分为7个等级(见表2)。其中“支援1”和“支援2”两个级别实行照护预防计划,主要针对具有失能趋势的人群提供一些咨询帮助,但不提供照护服务,依据护理级别确定待遇给付的结果,每过半年需进行重新审查。而我国大多数试点城市仅划分失能等级,未将失能等级和护理级别、护理报酬结合起来,缺乏统一的护理级别划分标准。如长春市的给付标准直接取决于重度失能等级,将重度失能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待遇支付比例为90%、85%和80%。南通市的待遇给付取决于申请人选择的护理服务类型,选择医疗机构护理的,保险基金支付60%;选择接受居家护理的,按月度限额元给付。目前,我国仅上海市根据评估指标得分,划分了详细完整的护理级别。从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两个维度将护理级别划分为6个等级,护理1级不享受保险待遇给付,护理2-6级可接受不同类型和频次的护理服务。(四)评估程序日本*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评估程序,大致为“申请—入户调查—初次评定—二次评定—通报—复议”。首先,市町村派专业调查人员对申请者进行入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评估指标群”计算护理标准时间,初次确定护理级别。接着,长期护理保险认定审议机构结合特别事项记录、主治医师意见书及其他资料对初次结果进行二次判定,将最终评定结果向市町村进行通报。市町村需在判定之日起30天内向申请者送达认定书,并制订相应的照护计划。若申请者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在判定之日起60天内提出不认可申请,申请复议。我国由于各试点城市的实施细则不同,导致评估程序也大相径庭,主要分为“一审制”和“多审制”。承德市和南通市实行“一审制”,即直接由评估机构进行失能鉴定,此结果即为最终结果。苏州和青岛等市则实行“多审制”,在评估机构进行初评的基础上设置了经办机构复审,若有对初判结果不满意者,仍可向评估提出复议,重新进行审理。并且苏州市将最终评定结果在网站和护理机构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五)评估机构日本的评估机构具有完备性的特征。在“首次评定”中,计算机担任评估机构的角色。计算机根据评估指标群的内容进行评分,计算所需的护理标准时间,确定初次护理级别。为进一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护士、保健师、理疗师和介护福利师等保健医疗福利专家组成的长期护理保险认定审议机构进行“二次评定”,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来看,评估机构的设置较为繁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承德市、重庆市和石河子市组织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宁波市和成都市成立长期照护险资格评定委员会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的进行,这两者多为*府机构进行评估。第二,南通市和荆门市由定点护理机构承办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工作。第三,长春市、广州市和苏州市由经办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工作。对中日两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的评价日本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体系整体发展较完善。其制订了统一的介护对象评估工具和评估指标,既反映身体活动能力又反映精神状态,符合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评估的实际内涵。护理级别划分精细且注重提前预防,能够针对不同的保险需求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当然,日本评估体系也存在不足之处。日本并未将40岁以下的年轻人纳入评估对象,使得儿童或年轻人需要被照护的对象无法真正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的益处,这有失公平。目前,我国还未拥有统一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指标群,大部分城市并未将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纳入评估范围,不符合现实发展要求。除此之外,我国缺乏统一的护理级别划分标准和独立的评估机构设置,易导致护理级别差距较大,使区域间的待遇给付出现差异,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违背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平性原则。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体系的建议一、扩大评估对象范围,重视儿童失能评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具有“社会保险”属性,主要目的是使更多人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享受待遇给付。应逐渐扩大评估对象范围,将全体居民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评估范围。评估对象范围的扩大意味着长期护理保险资金压力的增加,为缓解保险基金不足和*府财*压力过大的问题,可同时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将二者有机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儿童的失能评估。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标准一般都针对老年群体,忽略了儿童也需要护理服务。儿童的评估标准可单独设置,将有护理需求的儿童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以其需要额外的护理需求时间作为评估标准,给予相应的照护帮助。针对特殊群体制定特殊的评估标准,进一步真正发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作用。二、统一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工具,采用复合型评估指标作为一项长期发展下去的险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应该拥有统一的评估工具。评估工具的选择影响失能等级的评判,间接影响到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给付。若评估工具之间存在差异,可能造成同一种失能状态的老人有着不同的支付标准,导致资源配置不公,不利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长久发展。评估指标应采用复合型而非单一型。目前,我国大多数试点城市都采取单一评估指标,如仅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考察评估对象的身体失能状态。单一指标虽然已比较成熟,但是评估范围狭窄,已不符合实际需要。借鉴日本指标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