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期一?国际临床试验的52周双盲期研究计划在年全部完成,将于之后开展欧美地区的新药注册上市工作。临床试验方案由国际著名老年痴呆症专家杰弗里·库明斯(JeffreyCummings)领衔国际专家团队设计,绿谷制药继续聘请艾昆纬公司负责Ⅲ期项目管理。
图:九期一?国际Ⅲ期临床试验大中华区研究者会议现场提高中度患者比重
探索长期病程改变潜力
九期一?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中国国家协调研究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在启动会现场表示:九期一?国内Ⅲ期研究是9个月(36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我们发现从第4周起,药物即对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在整个9个月的试验周期内,药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持续、稳健的改善作用。在吸取国内Ⅲ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全球多中心试验设计为52周纯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研究,另外再加26周的扩展期。这次试验还将明显提高中度偏重AD患者的比例,在观察指标上增加了血液中免疫、代谢及神经损伤等与病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菌群检测,以进一步在国际临床中明确该药物改变疾病进程的潜力,进一步了解它的长期治疗效果。
事实上,作为17年来全球范围内首个成功获批上市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在此前的中国国内Ⅲ期临床研究中已经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潜力。在有例受试者参加、全国34医院开展的为期36周中国Ⅲ期试验主要疗效指标显示:
九期一?在36周的观察期内持续平稳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第36周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与安慰剂组相比认知功能改善2.54分;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
基于九期一?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数据,国际著名老年痴呆症专家杰弗里?库明斯(JeffreyCummings)评价“九期一?具有改善症状和潜在改变病程的双重作用”。图:九期一?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主要疗效指标ADAS-cog12评分自基线随时间的变化纳入生物标志物
验证药物对因作用机制
作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漫长、病理机制复杂,多种高风险因素参与发病1。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九期一上市之前,全球用于临床治疗AD的药物只有6款,然而这些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能改变疾病进展2,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认知功能仍逐步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63.71%的患者因为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停药,38.61%的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太明显不能坚持服用。
美国AD协会预测:如果有一款新药能够针对AD病因或缓解疾病进展的话,未来5年可将重度AD患者减少50%,年将减少80%。
上下滑动了解更多“很多人都会问,过去20几年间整个研究领域投入了数千亿美金,但是在老年痴呆药物研发方面却颗粒无收,这期间九期一获得了成功,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九期一发明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绿谷研究院院长耿美玉教授表示: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整个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时候会发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病情也是非常漫长的。在漫长的二十几年的发病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参与了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包括普遍认为的高血糖、高血脂、神经炎症、神经损伤,甚至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很难用一个基因、一个靶点的药来进行老年痴呆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我们以九期一?为探针,发现了AD是全身多系统紊乱的多脏器器官衰老的复杂性疾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肠道菌群的紊乱可以导致外周炎症,这些炎性免疫细胞最终进入大脑中去,导致神经炎症,进而加速AD的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最终导致神经元的丢失,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图:九期一?临床前研究揭示脑肠轴全新作用机制耿美玉教授表示:
九期一?国际Ⅲ期临床研究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