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对老年痴呆症大多了解甚少,甚至是普通医生也了解不多,我也一直在学习中。
什么是痴呆症?
世卫组织(WHO)指出,痴呆症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症,通常是认知功能(即处理“思想”的能力)出现比正常衰老过程更严重的衰退。它会影响记忆、思考、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语言和判断能力,但不会影响意识。痴呆症认知能力损害通常伴有情感控制能力、社会行为和动机衰退,或认知能力损害晚于上述几种状况出现[1]。最终,痴呆症患者全面失去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
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就会导致患者原来拥有的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减退。如果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这更令人担忧。
痴呆+行为异常+人格异常,想想都恐怖。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在百度查“老年痴呆症”,它自然跳到“阿尔茨海默病”栏,百度百科说“老年痴呆症一般指阿尔茨海默病。”当然,百度的定义不一定靠谱。
我认真拜读了《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一):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2],这应该是权威性的。这个标准由“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编写,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这个标准只对“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下了定义,没有对“老年痴呆症”下定义。
在阅读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时,你会看到“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痴呆”“老年期痴呆”都在使用,意思似乎是一样的。
或许,老年后才发病的痴呆症就叫“老年痴呆症”。在我国,年满60周岁就是老人,而很多发达国家要年满65周岁才叫老人。这,不知道是否需要或者已经统一。事实上,在一些权威组织的文章里,如果65岁以前发病的痴呆,称为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的痴呆称老年性痴呆。
我看了教科书,查了经典著作,我还是没有办法给“老年痴呆症”下定义。不懂医的人或许觉得我太过较真而又啰嗦,神经专科医生或许觉得我太过肤浅。
可是,我一直强调,如果要民众参与老年痴呆症的防控工作,一定要在宣教时使用清晰的语言。
几天前,我还专门请教了中山大学中山二院刘*教授,他是我省著名的痴呆症研究专家,他的意见也应该是权威的。
综合起来说,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大脑退行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无法治愈。当然,我倾向于将65岁以后才发病的痴呆称为老年性痴呆。
我,显然借用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定义。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可能占痴呆症病例的60-70%[1,3]。阿尔茨海默(Alzheimer)是一个德国医生的名字,是他最早报告了这一原因不明的疾病。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疾病。
美国巴里·瑞斯伯格(BarryReisberg)医生将AD的进程分为1~7个阶段:无症状阶段、微度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功能下降、中度认知功能下降、中偏重度认知功能下降、重度认知功能下降、极重度认知功能下降。巴里·瑞斯伯格认为,到了第七阶段病人出现语言能力丧失,完全无法交流。与其他能力相比,患者的音乐能力下降慢一些,保持时间最长。
在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分类里,除了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也很常见,如中风后出现的痴呆症。
我国基于北方的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重度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更是超过15-20%;他们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平均年龄为75到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平均年龄在68岁左右。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