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龄化社会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
TUhjnbcbe - 2021/5/5 20:28:00

9月11日,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1日)前夕,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公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指出要开展疾病的预防干预服务,从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9月17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牵头,以“积极防治,从容面对”为主题的阿尔茨海默病科学管理研讨会现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发起倡议:全社会应建立从预防、筛查、治疗到照护的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管理体系,我国应持续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与投入(以下简称“倡议”)。

目前,我国约有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预计到年,将突破万。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公众认知程度低、患者就诊率低、缺少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家庭及社会照护成本高等,成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

引导大众科学认知是关键:重视干预、筛查

年龄越大,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越高,相关统计显示,年龄每增长5岁,患病风险就将增加一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阿尔茨海默病已经上升为老龄化社会下的普遍问题。这其中除了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趋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家庭成员未能正确认知该疾病,而仅仅认为是“老糊涂”、老年人正常的发展轨迹等,任其向重度发展,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庭的重大负担。

图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华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华丽指出:“阿尔茨海默症是一个全程管理,首要的就是理解疾病,及时诊断。现在痴呆的早识别率非常低,而记忆门诊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科学的诊断,制定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大量的专家培训,需要有更多的医疗力量投入。”

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行为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已被认为是老龄化社会下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表现。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介绍,当下,公众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公众缺乏“疾病”的基本认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众误认为该疾病“不可逆”,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等手段,不少家庭成员被动选择“任疾病自然发展”。但事实上,该病是可以及时被发现、干预,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获得科学地治疗、照护等,从而有助于老人享受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彭丹涛认为,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图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倡议,国家应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性科普与教育。发动*府机构、社会组织、社区、新闻媒体等,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传播阿尔茨海默病基础预防知识,提高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知。

尤为重要的是,针对性地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在老龄化社会下,全社会形成“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知。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去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以增强全社会的老年期痴呆预防意识,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提高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9月11日公布的《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指出要开展患者评估筛查和预防干预服务,并提出试点地区到年的工作目标,即包括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按照方案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定期对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评估。各机构要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使用AD8和简明社区痴呆筛查量表等方式,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对发现疑似痴呆的老年人,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彭丹涛补充介绍,要针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一旦阿尔茨海默病人群被筛查确诊,通过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例如酗酒、肥胖、抽烟等,增加脑力、体力锻炼等,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鼓励持续性社会投入必不可少:优化创新、科学照护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早在多年前就被发现,但是,临床方面被认为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该疾病的创新药品更是寥寥。

那么,如何努力实现群众急需“用得上、用得起”的创新治疗手段?还老年人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倡议指出,国家为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老年复杂疾病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广大科研人员投身阿尔茨海默病攻坚,提高科研能力,推进治疗临床研究,不断为患者研发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建议坚持贯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百姓急需的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创新药,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支持*策,医院扩大采购、加大医保支持力度,保障患者用药与治疗需求。

调查显示,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均每年花费高达13万元,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总额约亿元。预计到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经济负担将达到17万亿元。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的照护,范利指出,照护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是一项重大责任,家庭成员个人无法承担,因此,我们倡议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健康评估基础上,制定规范照护标准、支持*策,建立健全照护服务体系,增加从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工作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照护技术水平。

尤其要重视延缓轻度和中度患者发展为重度,切实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相应的照护成本等。

图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俊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俊提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干预。从优生优育,青少年时期接受全面的教育,到成年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老年阶段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在晚年拥有较为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社交网络,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徐俊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和投入,医院或者某一个家庭的问题,从国家*策,到财*、民*、社会机构等各方面都应该积极参与各尽其职,把这个老龄化中国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做到主动提前干预。”

王华丽强调,应鼓励全国各地构建信息平台,并实现信息平台之间的共享。通过信息共享,疾病的作用机制、医生的诊断治疗、病人的照护等,都可以进行交流、改进,同时,更加鼓励各地推出特色的工作机制,在平台中共享、共同进步。

徐俊呼吁,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和完善本土原始创新药物研发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引进国外,这方面需要国家在制度层面的不断改进和实践。

作为最早发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国家之一,德国建立了照护阿尔茨海默病人完整、严谨的体系和流程,并设有许多老年照护机构,从建筑的设计装潢、病人日常生活结构、机构内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都有着专业的设计和规范。同时,机构还会为老年人设计一些具有社交性的活动,比如一起唱歌、阅读诗歌、讲故事等,以其极具人文关怀的照护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安全隐患、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照护人员和家属压力等。

作为世界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之一日本,已经建立了较为普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各类服务机构。据了解,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症患者为对象的照料支援便已起步,并于年审议通过了《认知症施策推进大纲》,标志着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认知症问题升级成为日本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老年痴呆患者问题。《健康中国行动(-年)》明确提出,到年和年,分别实现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数据显示,到年全球老年痴呆人数将达1.52亿,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正成为全球问题,持续加大对此重视与投入,已刻不容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龄化社会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