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留美博士后蔡志友教授
老年痴呆,说起来都不陌生,但不少人对它的学名——阿尔茨海默病还存在距离感。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哪类人群易患该病,早期的症状有哪些,目前的治疗是什么状态,我们生活中又该如何去预防,这应该是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留美博士后蔡志友教授针对以上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是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老年健康杀手,全球每3秒就有一位患者被诊断,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
蔡志友: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行为障碍,通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发病后10-20年因并发症而死亡。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成倍增加。
记者:很明显,这样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有没有明确的病因,什么样的人群易患该疾病呢?
蔡志友: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病因学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完全阐明。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为寻找病因提供了线索。比如年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成倍增加)、家族史(多数报道提示存在家族聚集性)、性别(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血管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等)、感染、吸烟、饮酒等。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但并非病因。
记者:如此危害健康又有很多领域尚未阐明的疾病,我们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呢?
蔡志友: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现象学是按照特殊演变过程发展的,早期出现语言、结构和记忆障碍;随之失语、失用和失认阶段,直至后期前人格相对完整,运动异常亦至病的后期才出现,它的临床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记忆障碍几乎是本病的最突出的首发症状,尤其是遗忘(记住新知识的缺陷),判断能力下降,患者不能对问题进行推理,早期有结构和语言障碍,工作及家务漫不经心,空间和时间定向障碍也常在早期出现,患者在他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等。
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家中的老人是否存在以下四不现象:第一,记不住事,主要表现近记忆减退,患者通常对早年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刚才说的话却忘得一干二净;二是算不清数,日常生活中很小的账目算不清或不会算;三是认不得路,离家稍远就会找不到家门;四是说不清话,患者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此外,患者的性格和情感都会有所改变,有些人原本很开朗,变得多疑,有些人原本很温和,变得很暴躁。这四不现象往往是早期提示性症状。
记者: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不仅关心如何发现这一疾病,更关心如何预防使自己及家人免遭该疾病,针对这一疾病的目前的预防及治疗是何进展呢?
蔡志友:阿尔茨海默病从临床前阶段直至最终出现痴呆症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性过程,其病理改变往往是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这种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的关键是要识别痴呆的危险因素和处于疾病早期的症状,一方面定期体检,使高危因素得到诊治,比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清单且富含营养、戒烟、适量饮酒、作息规律等)、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社交,另一方面如果已经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要进行及早干预,早期治疗使病情得以控制。
在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目前有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和美金刚。另外,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如果把中医辩证施治的整体治疗与西药的靶向治疗联合起来,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能标本同治,更加有利于延缓疾病的发展。在治疗中应注意持续用药、医院检查。而且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关爱和关怀。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丰富的社会交往带给患者的关爱与关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保持一种自我感和归属感,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
医院神经内科健康0719-8637785
863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