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种慢性疾病的运动原则和基本方法,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痴呆等。
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养生保健方法
一、冠心病
步行、慢跑、游泳、扭秧歌、健身舞、爬山、骑自行车、打门球等活动,有利于改善血脂状况,如果能坚持日行万步,可有效预防冠心病。
二、高血压病
散步、慢跑步、游泳、体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时收缩压升高伴心排血量和心率增加,但舒张压不升高,经过一个时期锻炼后静息血压可以下降。
三、中风
散步、慢跑步、游泳、体操、太极拳、气功等。太极拳、气功等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作用,达到心静、体松、气和,从而有利于调整血压,预防中风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中风病后遗症患者的康复。长期太极拳、气功等锻炼,可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
慢阻肺患者可在呼吸科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如做保健操、登梯练习等;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项目,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以增强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肺的吐故纳新运动,防止感冒,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防御功能。还可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每日数次,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可改善通气功能。
2、耐寒锻炼
每日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冬天开始用温热水洗手、洗脸、洗脚,以后逐渐用冷水代替,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寒锻炼,可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减轻或缓解疾病的发作。
五、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人大多生性懒惰,不愿意活动,因此适当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控制体重的前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血液流动顺畅,心脏跳动更加有力,如散步、慢跑、武术、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球类、舞蹈等,均可选择。
六、痛风
痛风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控制和矫正过重的体重是一个重点,所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是绝不可忽视的。坚持运动疗法,最为简单的方法是散步,可减少脂肪组织,血尿酸也随之下降。其他运动亦可选择如太极拳、慢跑、五禽戏等。
七、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
体重超重,运动能力极差的人,应当进行游泳锻炼。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
2、糖尿病患者中阴虚体质者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等比较柔和的功法,以取得内练生津咽津养阴之功效。也可经常练习传统动静结合的健身项目,如可习练“六字诀”中的“嘘”字功,以涵养肝气。
八、更年期综合征
宜选择轻柔缓和、小运动量、大肌肉群耐力性的项目来健身。即动作速度宜缓慢放松,运动时心率在每分钟次左右,而所谓的大肌肉群运动则是指躯干肌肉和四肢近心端大肌肉的协调运动。例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体操、健身舞、传统国术中的一些保健功法,皆可因人制宜地使用。
九、骨质疏松症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作用是发挥肌肉对骨质代谢所起的调节促进作用,防止由于肌力不足而导致的跌倒,改善症状,增强全身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以经常、适度、慢运动为原则;运动量以耐受为度;运动时间每天坚持1-2小时,运动和休息间隔循环,循序渐进;运动方式根据季节和个人爱好,选择太极拳、健身操、游泳、散步、慢跑等,同时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保护性措施。
十、老年性痴呆
有几种简单有效的运动,能延缓脑神经细胞的硬化,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1、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时:快步走可以运动腰部以下的紧张肌肉,提高摄氧量,有助于刺激脑细胞,防止脑细胞退化,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有理想的效能。
2、经常做手指动作的头脑体操:经常做十指指尖的细致活动,如手工艺、雕刻、制图、剪纸、打字,以及用手指弹奏乐器等,能使大脑血液流动面扩大,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按摩大脑,能使大脑思维敏捷,预防痴呆。
3、经常使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或做双手伸展握拳运动:经常做上述运动,可刺激大脑皮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良好,增进大脑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可预防痴呆。
4、做头颈左右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不但可使上脊椎的转动变得滑顺,预防老年人罹患椎骨脑底动脉循环不全的病症,还可延缓脑动脉硬化,预防老年痴呆。其方法是先将头颈缓慢地由左向右旋转一百圈,再将头颈由右向左旋转一百圈,随时随处可做,方法简易,效果卓著。
明天的课程我将以病案方式,讨论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常见治疗策略。重点为道家内丹术“火候”理论在中药运用过程的指导意义,并就填精,封藏,炼精化气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展开阐述。
线下门诊信息
地点:重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