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今日发布每年
TUhjnbcbe - 2021/2/3 18:22:00

年内有望开始接种?德国促欧盟加快疫苗审批

近日,德国*府因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对美国辉瑞制药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疫苗审批程序缓慢,表达不满,并敦促欧盟加快对疫苗的审批速度。德国卫生部长施潘表示,希望欧洲药品管理局加快对新冠疫苗的数据审查工作。施潘对辉瑞疫苗可以在下周获得欧盟紧急使用授权感到乐观。

和新冠肺炎危重症遗传关联的基因被发现

据近期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英国重症监护室的名COVID-19危重症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将患者的遗传组成与对照组的基因组进行对比,他们确定了在危重症患者中更常见的8个遗传序列,其中5个在另外的队列中得到了重复(包括一个已知的基因座)。这些序列与参与炎症过程以及身体对病*入侵反应的基因有关。进一步计算机分析显示,这些序列参与了COVID-19引发的危重症,并发现了其他候选基因,比如TYK2和CCR2,这些基因会编码促炎症蛋白。基于这一研究,作者认为,能加强干扰素信号传导、靶向有害炎症通路,以及/或能抑制肺部单核细胞激活和浸润的药物,或有助于治疗COVID-19的危重症。

反智?一半法国人不愿接种新冠疫苗将最早于12月底上市

近日,法国*府公布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战略,承诺保持透明度,以缓解法国国内对新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加深的担忧和怀疑。法国*府将于明年1月开始推出疫苗,首先是养老院,然后该计划将于明年2月扩大到脆弱的老年人和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但*府最大的障碍之一将是克服法国人对疫苗的高度不信任——法国是欧洲不信任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可能会阻碍抗击新冠疫情的努力,并可能推迟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

亿光年!人类所知最古老最遥远的星系,被北大团队确认

我们宇宙的年龄大约为亿年,而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江林华领衔的国际团队确认了一个星系远在亿光年外,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遥远天体。这意味着,这个名为GN-z11的星系在宇宙大爆发后约4亿年就已经形成,它发出的光经历了亿年的穿行才抵达地球上的望远镜,十分古老。该成果对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恒星形成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宇宙极早期天体打开了一扇窗口。两篇相关论文于12月14日发表在《自然-天文》(NatureAstronomy)杂志上。

能把人从噩梦中叫醒的智能手表获得美国FDA批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常常会反复梦见他们经历的可怕场景,这样的噩梦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一种使用苹果手表来打断这类噩梦的数字治疗设备,但专业人士指出,虽然它原理上具有可行性,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才能全面评价它的效果。

“隼鸟2号”送回样本中含有沙状小行星尘

12月6日,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向地球发射的小型回收舱着陆于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回收舱中装载了小行星“龙宫”的样本。在检查样本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放出了一张照片,显示样本盒外壳中有一层炭黑色物质。科学家已确认该沙状黑色物质来自小行星“龙宫”。JAXA表示,将继续分析样本,并将其中一半与NASA和其他国际航天航空组织分享。

新纪录!X射线显微镜分辨率达7纳米级别

软X射线显微镜(X-raymicroscopy)使用低能X射线对物体进行纳米精度的成像,帮助科学家理解了很多分子级别的物体性质。此前,科学家已预见软X射线显微镜能达到个位数的纳米精度。近日,据《光学》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可通过改进折射镜和样本校准,优化现有软X射线显微镜的成像精度。由于不依赖特殊部件,该优化方式可以迅速利用于实际研究。例如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就对5到20纳米的铁粒子进行了成像,观察并记录了这些粒子的磁场方向。

北斗导航装备与时空信息技术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北斗导航装备与时空信息技术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5日成立,该工程研究中心由国家铁路局授牌,将直接服务于中国北斗和中国高铁的深度融合应用。该工程研究中心计划未来3至5年内,在铁路基础设施北斗时空大数据应用研究领域,面向铁路行业综合支撑方向提供资源聚合与管理、高精度定位与分发、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时空信息基础服务;面向铁路建设方向提供基于“北斗精准位置+GIS+BIM”的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服务;面向运输服务领域方向提供集安全监测、工程管理、综合养护和运行监测等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时空信息应用系统服务。

准备就绪!长征八号遥一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北京时间12月16日9时1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25N发动机工作约8秒钟,顺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组合体上各系统状态良好。16日上午,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择机实施首次飞行试验任务。上午8时20分,承载着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经过2个多小时的平稳行驶,安全转运至发射区。后续,火箭将加注推进剂,按计划实施发射。

收获满满!“探索二号”科考船结束科考任务开始返航

在经历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科学考察作业后,我国“探索二号”科考船日前结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务,开始返航。在这个航次中,“探索二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与“探索一号”科考船进行了多次联合深潜作业。

英利用人类干细胞重建完整胸腺有望免除患者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痛苦

据《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研究,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和生物工程支架,重建了人类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胸腺,该项研究朝着构建可用于移植的人工胸腺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移植从器官供体的胸腺中提取的细胞生长出的胸腺,或许能克服这一问题,从而消除患者在余生中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需求。

诺和诺德利拉鲁肽获FDA批准用于治疗12-17岁青少年的肥胖症

日前,诺和诺德(NovoNordisk)宣布,美国FDA批准了其利拉鲁肽注射液(liraglutide,英文商品名Saxenda)扩展适用范围,作为低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之外的辅助疗法,治疗体重在60kg以上、BMI在30kg/m2或以上的12-17岁青少年肥胖症患者。

河南省首个藜麦实验基地成功收获九彩藜麦

河南首个藜麦实验基地日前成功收获。12月13日,记者从祥符区半坡店乡*府获悉,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上海逆境生物研究所在祥符区半坡店乡石碑湾村挂牌的全省首个藜麦基地日前圆满完成实验任务,并在省级龙头带贫企业——木易牧业集中实验田进行了九彩藜麦的收割。

地球“子孙兴旺”!科学家又发现20种全新物种

最近,科学家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山麓发现20种全新物种,还发现了大量数年、数十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一个世纪都没有见过的动植物。此次考察的具体地点是宗戈谷(ZongoValley),共历时14天,研究人员共记录了多种物种,其中种以前从未在这一地区出现过。

国际最新研究:联合用药可帮助小鼠抵抗多种蛇*

《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项药物研究论文显示,联合使用两种小分子*素抑制剂能帮助小鼠对抗多种*蛇的*液。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素抑制剂或有助于找到针对蛇咬伤的广谱疗法。该论文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东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农村地区,蛇咬伤每年约造成13.8万例死亡。蛇*的构成差异意味着基于抗体的抗蛇*素一般只对特定蛇种的咬伤有效。

Archaeometry:秦兵马俑采用“多渠道供应”模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科技考古期刊Archaeometry上发表了有关秦俑生产模式研究的新成果——《秦始皇兵马俑生产、后勤与供应链管理的地球化学证据》,该研究表明:秦兵马俑的生产采用了“多渠道供应”模式,由多个作坊生产相同的产品。这种多样化的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很可能是一种“规模经济”,以便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减少因技术困难或停工带来的风险。

揭秘身高不矮、脖子更长蜥脚类恐龙为何进化出纤长脖子

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古生物学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头骨,以及附近岩层中的植物化石。最引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今日发布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