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厅近日发布报告,截至去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人逾万,占户籍总人口两成以上,老龄化程度全国居首。南京家家乐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顾梅表示,不少老人对离家住养老院还是不太愿意,家人心里也不好受。
省民*厅近日发布报告,截至去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人逾万,占户籍总人口两成以上,老龄化程度全国居首。一边是大量老人迫切的养老需求,另一边却是养老机构床位空置。在供需脱节的现实中,“嵌入式”微型养老院在城市社区悄然兴起。
挨着家门口,排队等床位
重阳节晚上,南京市建邺区迅捷清荷北园老年人服务中心,95岁的王奶奶早早睡下。本月才入住的王奶奶,已习惯新的生活,她的子女也很放心,老母亲虽不住家里,但还和他们同住一个社区,离家不离亲,天天能见面。
清荷北园老年人服务中心8月开始运营,除食堂、活动区域外,还有20个床位,其中10个供日间活动的老人休息,另外10个专供全托服务。目前,已有5位老人全托在该中心。除提供助餐、助医等服务,该中心将“日间照料”升级为“全托服务”,就像是嵌入社区的微型养老院。
在南京、苏州等地,像这样嵌入社区的微型养老院已悄悄萌芽。位于南京台城花园社区的家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原本只在白天向社区老人开放。今年初,一位“日托”老人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家人多方奔波,花大价钱将他送进离家较远的养老院,可日常照顾却成问题。他们便到社区询问,希望能增加全托服务。顺应老人需求,社区尝试开设全托,10张床位很快满员,还有不少社区居民排队等床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民*部今年初出台新规,“10张床位就可办养老机构”,城市微型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
亲情牌价格差,微养老填空白
嵌入式社区“微养老”火起来,切中老人渴望家人关怀的亲情需求。
南京家家乐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顾梅表示,不少老人对离家住养老院还是不太愿意,家人心里也不好受。清荷北园老年人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小迅介绍,在社区全托的老人,每天都能见到子女,回家也方便,既有专业护理,又有亲情照顾,对老人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而对许多工薪阶层来说,社区养老最打动他们的还是价格。苏州市民李先生比较过各类养老机构的“性价比”:大型公办养老院设施好、价格不高,但太难进;口碑好的民办养老院大多要价不菲,月均收费在元以上,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功能基本齐备的社区养老院,收费在元左右,多数老人凭退休工资就能支撑。
“最好的养老是就近、就便的养老,嵌入式社区养老填补目前市场空白。”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介绍,国内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区养老迎合老人就近养老的愿望,入住率很高;社区提供较低廉的房租,又能拉低价格。
面对老龄化社会巨大的养老需求,“家门口养老”被寄予厚望。省老龄办人士表示,目前有部分养老院空置,多数因为交通不便或收费不合理,“家门口的养老院”能弥补此类不足,增加居民的养老选择。
舒心又放心,关键靠服务
社区微型养老院能否真正让老人舒心、家人放心,关键在于服务。
22日,记者来到苏州市姑苏区颐寿乐居照料中心,只见大门紧闭,里面一个老人也没有。附近居民介绍,中心年刚开办时曾有30多个老人入住。但随后因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逐渐人去楼空。
“微型养老机构虽然规模小,但该有的设施都要有、该有的服务不能缺。规范管理、专业人员、医疗护理服务,这些对微型养老院都是很大挑战。”南京银杏树养老服务连锁负责人吴友凤说,微型养老院普遍面临经营压力,以人均元收费计算,入住30人以上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还不算前期投入。
安全,同样不容忽视。南京基层民*工作者郭女士透露,曾有几个家庭想办微型养老机构搭伙养老,但因达不到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前置审批要求,未能成功。
“社区微型养老院与其他养老院在功能上并无区别,尤其消防、安全要求绝对不能降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表示,微型养老院各方面投入也不少。如果花了大代价建,才收十几人,运营压力很大。而如果一味迎合市场以低价揽客,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最终被老人抛弃。
养老专家认为,微型养老机构,必须发展连锁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陈友华教授建议,社区嵌入式养老院要向连锁经营的品牌养老机构发展,以规模效应换取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
本报记者徐冠英陈雨薇马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