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聚焦早诊早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
TUhjnbcbe - 2023/11/30 2:04:00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1日电在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到来之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指导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等联合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行动”并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报告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患者年龄在60岁至79岁之间的人群占比最高。而如何用上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患者和家属们最关心的问题。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万,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由于缺乏针对明确病因机制的治疗药物,当前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该报告基于余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的真实情况,围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揭示了患者面临的早诊早治困境以及对创新药物的期待。报告显示,首次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中,年龄在60岁至79岁之间的人群占比最高,为62.1%。但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下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占到了21.3%,相比国际上报道的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占比5-10%更多,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从患者和家属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的了解来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常见症状深入人心(如遗忘和语言障碍等),对一些非遗忘型的典型症状(包括精神行为症状、执行功能等)也有较好的了解。这表明患者和家属具备较强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识别和判断能力,有很大潜力尽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数据表明,只有约三成受访者在发现疾病相关症状后的年内进行首次就诊,七成受访者在年内首次就诊。以1年时间为界,相对及时就诊的比例仍然偏低,这可能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进程和早期干预的了解程度、经济社会因素等限制相关,提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进展到何种程度患者会选择就医?数据表明,多数患者在“经常忘记事情,判断时间、地点等也出现问题”时才倾向就医(44.1%),这提示大多数人选择就诊的时机还是以进入“痴呆期”为主(影响到日常生活),而错过了治疗的*金窗口期(MCI,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即偶尔忘记一些事情的细节,但不影响生活)。数据还显示,77.25%的患者与家人一起居住生活,仅12.08%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因此“家庭照护”仍然是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照护方式。但由于条件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很多受访者表示“需请保姆小时配合照料”、“家人筋疲力尽”、“护理难度太高,严重影响家人身心健康”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如危险因素控制、身体锻炼、认知训练等)。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药物普及率,随着各地将阿尔茨海默病列入门诊慢病管理而达到一定水平,但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让患者及家属满意。数据结果提示,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还会逐渐降低,如何用上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患者和家属们最关心的问题。阿尔茨海默病逐渐在大部分省市被纳入门诊慢病管理,随着单抗类药物的上市,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早诊早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