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豆瓣评分已经跌到7.5,但《遗传厄运》依然无愧今年以来最好恐怖片的赞誉!
影片今年1月份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亮相,于今年6月份在美国上映,虽然也有“剧情莫名其妙”之类的“看不懂”式差评,给予好评者却依旧占据多数。
导演阿里.爱思特同时身兼影片编剧,《遗传厄运》作为这名个人特色鲜明的创作型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无论是运镜、角度还是故事叙述方式,都令人眼前一亮。
以往常说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故事”,但其实又哪有那么多新鲜事可讲?
一部电影真正重要的其实应该是“如何讲故事”。
《遗传厄运》就是将一个老套的邪教成员召唤魔神的故事,讲出了特色讲出了新意讲出了品质!
影片从一场葬礼开始,通过一家人的恐怖遭遇以及悲惨结局,发出“是悲剧还是更悲剧”的诘问。
而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故事背后,其实是更加冰寒的现实真相。
《遗传厄运》开篇就点明,安妮去世的母亲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和老年痴呆症。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是过去我们常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俗称“人格分裂”。
随着剧情推进,我们通过安妮的讲述,知道了她的父亲因精神病而活活饿死,哥哥上吊自杀。
而通过情节展示,女儿查理似乎有一定程度的自闭。
安妮本人则有梦游症状,并曾在梦游时将易燃颜料涂在儿子身上,且险些点燃火柴酿成大祸。
但就像片中在课堂上埋下的“更悲剧”伏笔,整个故事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坠落,最终落入暗黑之中。
表面看来,《遗传厄运》讲述的是邪教成员为了召唤魔神拜蒙(亦译作派蒙),以安妮一家“献祭”,并为魔神寻找寄体的过程。
但这个故事所隐藏的,是缘于家庭、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双重冷漠。
据年消息,美国的自闭症发病率高达45:1。
更早的一则消息显示,美国精神病的发病率为26.4%。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遗传厄运》中的设定和喻示。
影片中,他们要召唤的“拜蒙”是地狱第九大魔神,长着女人的脸,行为做事则是男性姿态,为“主天使之王”。
他带*,骑单峰骆驼,不仅能号令恶魔*团,也可以指挥天使。
所以,拜蒙并不是完全的“堕天使”,他身上善恶俱全、黑暗光明皆有,所以影片中他以七彩光晕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某些影视中展现魔时的“黑雾”。
一方面,如影片中明指他是“灾祸神”,一方面,他又主掌“科学、艺术、秘法”,可以洞悉一切秘密,如果他愿意,可以将这种能力“瞬间”传于人类。
试想,如果拥有这种能力,那世间将再无难题,这个人便可以成为人中龙凤,拥有绝对的知识技能优势,并可通过精神影响掌控其他人,成为人类中最显著的存在。
所以,安妮的母亲在遗书中写“我们的牺牲比起我们得到的奖励来说不算什么。”
影片中令人心惊的弹舌音,是因为拜蒙的意思为“滴答”声;影片中的“断头”桥段,也是因为拜蒙的“个魔”所好;
从召魔这个设定来看,安妮母亲等邪教成员不过是受欲望所诱惑,为拥有“洞悉一切秘密”的能力,用献祭的方式召唤出了拜蒙。
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呢?
正面出场的“邪教”成员,无一不是经历不幸、饱受精神创伤。
安妮的母亲或许便是因为丈夫患病“活活饿死”,才因为失去爱人的痛苦而“入魔”,创立邪教借助拜蒙之力让爱人“回归”。
对于母亲来说,她要召唤的“拜蒙”,或许就是“爱人”,那张她身穿婚纱、沉浸在幸福中的照片可做佐证。
在极端的精神痛苦中,多重人格出现,借以逃避最不能面对的心伤。
安妮的哥哥之所以自杀,或许是因为自幼无法从母亲那里得来关爱呵护。
16岁,是一个孩子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需要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