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话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日后关系的好坏,全在一点一点地相处中培养感情,说婆媳亲如母女的,或许有些牵强,但能做到应有的礼节,也是很好的。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当媳妇用得着婆婆的时候,如果婆婆能伸把手帮扶,当媳妇的都应该记得婆婆好,反之,如果婆婆在能帮媳妇的时候,婆婆拒绝了,当然这样也没有过错,只是等到你需要媳妇的照顾时,媳妇也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有的婆婆自己有儿有女,就觉得腰板很直,认为养老一定不用媳妇,但是莫说过头话,以后谁能孝顺,不到用时真的看不出来,而孝顺的孩子从来不在嘴上,更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以为能孝顺的往往真不孝顺。
婆婆也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女儿是贴身小棉袄,儿媳妇就是外人,对儿媳妇先排斥。而出嫁后的女儿也不要总去掺和娘家的事,更不要带着主观意见,给自己妈妈出主意,破坏妈妈和儿媳妇的关系,那样真的不利于家庭的和谐,而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大家,有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比如开始是媳妇,后来遭罪的可能就是婆婆了。
01
今天故事里的张婆婆,80多岁了,有3个女儿1个儿子,都早已经结婚了,而李姐是她儿媳妇。
李姐的老公是张婆婆最小的儿子,婚后李姐就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张婆婆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却并不像传统的那样,偏心儿子,张婆婆恰恰相反,喜欢女儿,张婆婆想的明白,女儿才会跟自己贴心,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指望女儿。
张婆婆的三个女儿,都住得很近,所以时常回娘家,娘4个,没少给李姐下绊子,一点小矛盾,人家4人抱成团,让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很伤心。
李姐工作单位比较远,所以晚上下班回家都得6点多,婆婆是不会等她吃饭的,说自家吃饭的时间是几十年的习惯,不能改变。
所以每天李姐回到家时,大家都已经吃完,她只能打扫菜底儿,还得洗碗,但因为平时是公婆和他们夫妻4个人,她也不计较。
其实一起吃饭也是家里人,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通过吃饭过程中的互动,不但能了解对方饮食的喜好,更能增进感情,而且吃饭不等人,也会让人感到受轻视。
等到了周末,大姑姐们都要回家吃饭,李姐的工作属于服务行业,周末更忙,等她晚上下班回来,婆婆家里早都吃完饭了,大家都在打麻将或者打扑克,一大桌子剩菜空盘,加上厨房乱七八糟的,就等着李姐回去收拾。
李姐本来上了一天的班就很累,回来吃不上饭不说,等着她的是一座小山一般的碟子碗,她一生气也回娘家吃饭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教养差,而最让人生气的还是李姐老公。自己的老婆,别人可以不想着,但自己应该关心,心疼,而且老公的态度,直接影响家里其他人对自己媳妇的态度。
因为两家离得近,李姐在娘家吃完饭才回来,回来后洗洗就到自己房间休息,至于厨房里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的谁去收拾,她也管不着,而对于婆婆和大姑姐们说什么,她也不想理。
以后周末,她就直接回娘家吃饭,人就是这样既然不能改变别人,就得改变自己。
不过即使这样,李姐也没少生气,三个大姑姐一回来,就和妈妈唱一台戏,只要是李姐有地方让她们挑眼了,就会娘几个一起跟李姐掰扯。
02
女儿出生后,他们跟公婆各吃各的,也就是分家了。说来这时李姐真是艰难的时刻,那时候有时做饭,她得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饭锅。
而且别看在一起住的,婆婆却不给李姐看孩子,婆婆看的是女儿家的孩子。
李姐上班后,因为没人看孩子,她只能在单位附近,花钱找了一个老太太给看着,孩子到了一岁半就被送去幼儿园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太早上幼儿园不太利于孩子的心理的成长。
那时李姐的女儿是园里最小的孩子,而且是通过熟人介绍幼儿园才收的,好在,李姐在家时就对女儿进行了训练,比如吃饭,还有和报告老师上厕所,所以虽然孩子小,但老师们还都挺喜欢她。
可孩子毕竟还是太小,也会不适应,有时送孩子的时候,看着孩子眼泪汪汪的,李姐也心里不忍,但没有办法。
有一次孩子感冒发烧,李姐请假在家陪了两天,孩子还是没有好转,但如果再请假,当月就没有奖金了,李姐跟婆婆说:“帮忙给看一天”,可婆婆不答应,还担心孙女把病传染给外孙,李姐含着眼泪把孩子抱到单位,是领导看见了,让她回去再休息,并说:不会扣她奖金。
李姐那时就觉得,自家的婆婆还不如外人,但婆婆对李姐的情绪不以为然,她早跟李姐说:“我自己有女儿,到时我也不指望你伺候我。”
03
可这世上最不能说的就是过头话,转眼婆婆老了,慢慢有些老年痴呆的迹象,而且还越来越严重。
那时公公已经去世了,李姐还没有退休,婆婆白天不能离开人,就商量白天有3个女儿看护,晚上由李姐和老公看着。
可3个女儿这时都有事情了,老大说:“自己身体也不好,照顾不了”,老二说:“自己在家要照顾生病的老公,而且自己身体也不好”,最后只能是3女儿,规定另外2个女儿不能照顾,就拿钱给老三。
可这个3女儿,不太会做饭,而且人也没有耐心,对妈妈很不好。老太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用尿不湿,3女儿嫌太浪费钱,在床上又得总收拾,于是就把张婆婆放在便盆凳上,这样是方便了女儿收拾,但是长时间坐在上面,人肯定不舒服,张婆婆腿都木了。
张婆婆吃饭吞咽困难,女儿却不考虑这些,经常包一些饺子包子,蒸一锅馒头,顿顿给老太太吃,女儿方便了,但张婆婆吃不下去,也不爱吃,就一天天就消瘦下去。
伺候个不能自理的老人,的确是很难,但这是自己的妈妈,还是应该多点耐心,对于张婆婆,这时在清醒的时候还会不会认为,自己有女儿就万事大吉了。
到了周末,临到李姐的班,她会给婆婆穿上纸尿裤,让她躺倒床上。给婆婆做的饭,李姐会把青菜剁的细碎,婆婆爱吃海货,她也会剁碎,放在疙瘩汤里,所以李姐做的饭,婆婆爱吃。
有时,李姐也会趁着婆婆清醒时,问她:“当年你不是说不用我伺候吗?”婆婆一言不发。对于李姐来说,对婆婆她没有什么感情,因为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婆婆从未向她伸出手,有时她真的很想不明白,哪怕是婆婆不想帮她,但也别忘了,她不给看管的孩子是她亲孙女。
所以李姐现在伺候婆婆,也都是看在老公和女儿的面子,只因为婆婆是老公和女儿的至亲,婆媳本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就要互相念着对方的好,关系才能融洽,可李姐却想不起张婆婆,在什么地方对自己好过。
04
婆媳相处通常还是“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媳妇”,有的婆婆对媳妇喜欢拿捏,刚进门的媳妇,婆婆处处想立威风,就像李姐,如果婆婆能在吃饭前给晚回来的李姐留点菜,在她艰难的时候能帮帮她,那么在婆婆年老的时候,媳妇是会念着婆婆的好。
但就是这样,李姐也在礼节上做到了对婆婆的照顾,婆婆会在清醒的时候,指着李姐对女儿说:“你做饭不好吃,她做饭好吃。”
这时恐怕她再也想不起来,她当初说的“我有女儿,以后不用你”这样的话了。
所以聪明的婆婆,会在一开始就和儿媳妇搞好关系,哪怕以后养老就是不用媳妇,但为了儿子,为了家庭和睦,她也会把媳妇当家人。
我婆婆是个对儿子特别好的妈妈,别看老太太没读过书,但她心里透亮,而且在她心里家人是有排列顺序的,她的孩子始终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下一辈,媳妇也一定比外人强。
因为看重自己的孩子,所以对于孩子家的事,她都是能帮都帮,不会因为不喜欢哪个媳妇,就亏待哪个孙子孙女,因为她知道那都是她家的孩子,而对于媳妇来说,这样已经足够了。
作为媳妇,即使知道她对我并不算好,但也不能不感激她对老公,对孩子的好,毕竟不管婆婆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帮媳妇,但实际上却也帮了媳妇,所以在道义上,我也会养婆婆。
像张婆婆这样的,就属于拎不清的,有不少老人,在年轻力壮时会说:“以后养老我不用你”,但有时真的世事无常,究竟能不能用上,只有时间才会告诉你,不要把话说得太早。
而张婆婆在她老了病了之后,就被现实打了脸,女儿们并没有善待她,而李姐对她也只是尽了分内的事,开始李姐看大姑姐那么伺候自己妈妈,会提出意见,比如饭怎么做,老人卫生该怎么弄,能让老人舒服一些,可是大姑姐并不爱听,后来李姐也不说了,她说,那又不是我妈,我告诉你们了,不做是你们自己的事,但遭罪的是张婆婆。
婆媳和姑嫂都是很难相处的关系,如果互相之间不能亲如家人,那她们之间能保持“相敬如宾”就很好,各司其职,保持礼节,大家都为了家庭和睦,能促成家庭团结,正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而最后受益的都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