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虚构侦探,福尔摩斯无疑是数一数二的巅峰。
年柯南·道尔的小说《血字的研究》发表,福尔摩斯首次与世人见面。其后几年后续作品跟上补充,虚构侦探福尔摩斯迅速爆红,一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侦探之一。
除了文学作品,其影视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影响力巨大。从舞台剧到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中年到青年,福尔摩斯的各种影视作品八仙过海、百花齐放,主题与风格也与时俱进,往年轻且前卫的审美方向发展,甚至连约翰·华生都从华生先生变成了华生女士。
(没错,说的就是你们,给我撒开!↓↓↓)
饰演福尔摩斯的演员也有很多,老片子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杰瑞米·布雷特饰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这大概也是最符合老观众心中对福尔摩斯的幻想。
近些年来的新生作品也层出不穷,像“漫威三杰”: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神探夏洛克》、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还有今天more君将要介绍给大家的由伊恩·麦克雷恩主演的《福尔摩斯先生》。
因为时代潮流的趋势,福尔摩斯的影视形象趋于年轻化,看意气风发的青年天才屡破奇案,酣畅淋漓。但却很少有人去想:天才也会衰老,当风华正茂变成了老年痴呆,当过目不忘变成了言帚忘笤,当手杖从风度饰品变成助步工具,你还会对这位曾经的天才表示敬意吗?
93岁的福尔摩斯,已经在与世隔绝的田园小镇上隐居了35年,当起了养蜂人。陪伴他的只有女管家和女管家的儿子罗杰。
福尔摩斯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时常会忘记人名,与自己通信好几月的日本朋友梅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孩罗杰,他都需要将他们的名字写在袖口上提醒自己。
虽然年老,但他的古怪脾气一如既往,言语直来直去毫不留情:
梅崎的父亲当年抛弃妻儿留在英国,福尔摩斯对梅崎直言:“你的父亲不是第一个以‘牺牲’的名义来伪装自己‘懦弱’的人。”
当女管家说搞不懂自己的孩子罗杰时,福尔摩斯会说:“特殊的孩子总有一对普通的父母。”
几个月前的一件事,打破了福尔摩斯本该拥有的平静晚年。他得到了华生写的书,这些书里记录着他所破获的每一件案子。
福尔摩斯本来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但其中一本却搅乱了他的记忆,书中的故事很熟悉,因为这是他退隐前的最后一案,但他强烈地感觉到书中的结局并非现实的结局。
他记得这件案子的结束方式带给他悲痛,他也记得正是这件案子令他自我放逐,隐居35年,这些他都记得,但他唯独记不起来这件案子的事实细节。
人生就是这么可笑,自己退出侦探行列,隐居35年,而到头来连隐退的原因都忘了。
最终,福尔摩斯准备在去世之前破获这最后一个“案件”。但这次破案的最大阻碍,不是恶劣的天气,不是狡猾的凶手,更不是死对头莫里亚蒂,而是他自己的记忆。
记忆力的衰退,让这位曾经的天才现在连一个案件的完整回忆都拼凑不出来,呆呆地坐在桌前,无能为力的拿着纸笔,脑子就像生锈的水龙头,偶尔才会怜悯似的流出一些断断续续的记忆。
这也是他结交日本朋友梅崎的原因,因为日本有种“剥皮山椒”,据说能够延缓衰老。
结果自然没有他想的那么有效,正如他的医生所言,“剥皮山椒”的副作用叫做:希望。
福尔摩斯对于案件的回忆调查引起了罗杰的兴趣,孩子对他十分崇拜,哪怕他已经年老,这也令福尔摩斯有了新的动力。
经过数次的片段式回忆,他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记忆:
科莫特先生的妻子安经过了两次流产,神志仿佛有些不正常,她在弹水晶琴时会与两个孩子“对话”,甚至想为两个孩子建两个墓碑,而安的行动也越来越隐秘。福尔摩斯接受了科莫特先生的调查委托。
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安其实知道福尔摩斯在调查她,这让她十分生气且失望:最爱她的丈夫为了弄懂她,还需要委托侦探暗中调查。但与此同时,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有人能够懂她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正在调查她的福尔摩斯。
两人见面了,他们聊了死亡,聊了孤独,他们仅仅交谈了15分钟,却意外地发现两人的灵*是如此的相似,如知己,如灵*伴侣。
交谈结束后,安向福尔摩斯发出了邀请,希望两人一起远走高飞。
福尔摩斯犹豫了,他也知道再也遇不到如眼前的女人这般理解他的人,但最终,在理性与逻辑的判断下,福尔摩斯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安离开后,径直走向铁轨,面色平静地面对着疾驰而来的火车……
得知安卧轨自杀后,福尔摩斯陷入无尽的自责与痛苦中,他穷极一生用理性与逻辑破案救人,却发现在感性思维面前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而这个错误,彻底击垮了他。
华生为了让他走出阴影,在写这个故事时,修改了结局,一个更加“圆满”的结局。而此事也让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关系逐渐疏远,几年后,两人分开……
福尔摩斯完成了对整件往事的追忆与自省,但一辈子行为习惯并不是轻易能改的。
当他准备给罗杰看他还原的故事时,发现罗杰被*蜂蛰得陷入昏迷,福尔摩斯的应对措施完全再现了自己一贯的做事风格:他叫了救护车,却没有告诉罗杰母亲,他想的很简单,告诉罗杰母亲她也帮不上忙。但是他不明白,这可是她儿子啊。面对管家的质问,福尔摩斯自责地痛哭,他终于明白理性与逻辑并不是世界的绝对准则。
好在罗杰并无大碍。经过这些事后,福尔摩斯也领悟了从未理解的道理,追寻一生的理性与逻辑,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某些时刻,感性与同理心所带来的美好远超他的想象。
最终,福尔摩斯挽回了女管家与罗杰,并与已逝的朋友华生、哥哥麦考夫、房东哈德森太太、安等人和解并告别。
甚至还学会了用善意的谎言安慰朋友梅崎,告诉他他的父亲曾受命在英国光荣服役。
有人将影片总结为一句话:高智商的福尔摩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找回了情商。
影片中的福尔摩斯可能与以往大家心中的福尔摩斯形象不同:他不戴猎鹿帽,不抽烟斗,钟爱雪茄;贝克街b只是华生书中误导游客的手段,而他们住在b的对面;看着影院放着“福尔摩斯”题材的电影,他自己都会嘲笑吐槽……
93岁的福尔摩斯看似与原著相差甚远,但也正是老年福尔摩斯的思想迟缓,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成为老人的他也会像家中长辈一般唠叨固执,加上娓娓道来的氛围,更让观众觉得真实。
影片看上去稍有有点丧,但丧都丧得这么感人,现实不是机器构成的,理性与逻辑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就算是福尔摩斯,也会碰到用理性无法处理的难题,也正是需要感性与同理心,这个世界才不会那么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