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周塘小学》一文,很多人在问,周塘在哪?本不想多讲,自己知道就行。无奈问的人较多,只能说一下。
周塘原是丹阳市折柳镇的一个自然村,只因折柳不争气,被陵口镇兼并了。有人认为,折柳原本就是从陵口分出来的,回归陵口管理,没什么不好。话虽这么说,对于一名折柳出来的人,这当然不好,至少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既然独立出来,就要像个独立的样子,把折柳建设好,让折柳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地方。只可惜,折柳一直没有一个好带头人,以至于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上不去,最终的命运,也就只能被重新塞进陵口“妈妈”的肚子里。
至于陵口与折柳的关系,不想在本文中有过多交待和叙述,是非功过,自有他人评说。我要说的是周塘,周塘在我们那儿,被称作“小台湾”。特别是50年前越渎河开挖出来后,就更是变成真正的“小台湾”了,整个折柳公社,就我们一个自然村在越渎河的南面,导墅公社的地界上。因此,在周塘小学读完二年级后,就必须到导墅公社的长巷小学读书。因此,我的三到五年级都是在长巷小学度过的。放在现在来说,就是借读。
长巷小学自然要比周塘小学大多了,每个年级都有好几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也有三、四十个。到了长巷小学,我的班主任姓蔡,名叫蔡志庚,是一位数学老师,也是一位非常热情,对我非常关心的老师。蔡老师由于皮肤方面的疾病,没有头发,一年四季戴着帽子,因此,老师们有时还会拿蔡老师的帽子开玩笑。
蔡老师对我的好,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关照我、重视我,更表现在生活上关心我、爱护我。我家由于经济条件太差,每学期的2元钱学费,都无力缴纳。而蔡老师通过反复向学校做工作,在长巷小学的3年时间,我的学费都是减免的。
好在我也比较争气,到长巷小学的第一学期,也就是3年级,就与4年级、5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参加速算比赛、改正错别字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我竟然拿了两个第一、两个一等奖,从而奖励到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两支铅笔、一支毛笔、一瓶墨汁,这对我来说,已经不是荣誉,更是经济上的极大帮助,可以一个学期都不要再花钱买笔了。而这,自然也与外公对我的“早教”是密不可分的,加上读一、二年级时,袁老师对我的格外关照就更是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此后的学习中,无论是语文背诵课文、学习历史故事,还是数学考试等,一般也是深受老师喜爱。更重要的是,从三年级开始,就喜欢上了文学,并在不断地学习、模仿写小说、诗歌、散文。最让自己沾沾自喜的,是模仿高玉宝的《回家迷了路》写了一篇作文。那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几次在班上读,还拿到其他班上读,尤其拿到高年级班上读。实际上,与现在许多孩子的作文相比,真的差距太大太大。女儿三年级写的作文,也要远比我的那篇模仿作文不知好到哪里。
在长巷小学的三年时间里,有两件事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时常感到悔恨和愧疚。一件是,与蔡老师开了一个没大没小的玩笑,亦即将蔡老师的帽子摘了下来。结果,使又气又恼的蔡老师追了我四、五里路,待追到我时,举到我头顶的手,还是轻轻放下了。那一刻,我真的感到十分害怕、十分后悔,也十分羞愧。蔡老师也似乎看到了我的悔恨,反而安慰了我。
一件是,由于折柳公社和导墅公社之间没有协调好,长巷小学计划不再接收我们“小台湾”的孩子上学。那一天,几名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在一名村干部的带领下,到公社找文教助理。此前,妈妈已经明确告诉我,不管上面如何规定,长巷小学的袁校长已经答应,一定会让我继续在学校上学。因此,让我绝对不要跟着他们到公社去。可是,我还是偷偷去了,结果,回到家,就被妈妈一顿狠打,身上打出多道血印,妈妈也一边打一边落泪。这也是妈妈第一次这样打我,看得出,妈妈打我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心疼的。
五年级小学毕业后,我转到了本公社的中学学习去了,直到考上学校。毕业后,我曾经几次打听蔡老师的情况,可一直没有打听到(主要还是自己主动性不够)。直到年,才找到了蔡老师居住的地方,买了一些礼品去看望了蔡老师,遗憾的是,这时的蔡老师,已经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状,好在还能记得我是谁,没有让我更多遗憾。倒是袁校长,因为他的儿子也在镇江工作,先在企业,后自己创业,做得很不错,与我见过多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