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热映的电影《妈妈!》,是国内首部正面聚焦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
群体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85岁母亲和65岁女儿共同生活,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生命力照顾女儿。
影片全景式展现了发病的过程,以及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症状逐渐加重的过程。记忆障碍只是最基本的表现,改变了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只是“记性不好+爱忘事”的刻板印象,让我们不得不直面病痛的残酷底色。
我们来看看女儿的阿尔茨海默病是如何一步步加重的!
女儿在得知自己患了阿兹海默症后,母女相处的方式几乎是颠倒的:生病前,母亲任性,女儿事事操心;而生病后,母亲变成一个保护自己幼崽的坚强“母狼”,女儿则变得任性又脆弱。
女儿因害怕自己将来无法再照顾母亲,她想办法让母亲适应养老院生活,努力给母亲安排好未来的生活规划。
这个时期女儿的记忆力轻度受损,其他认知能力也有轻度受损,但是,她还有能力照顾自己和母亲,并能规划她们的生活,所以,还没影响到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因此,这个时候,女儿的阿尔茨海默病处于痴呆前阶段。
一天,女儿和妈妈散步时,女儿忘记了回家的路,妈妈要维护女儿的自尊,便假装是自己对路不熟悉,大声地去询问路人,女儿听到后心照不宣地跟了上来。这是母女最深的默契,是无需语言去表达的爱。
女儿出现近事遗忘,却对陈年已久的事情历历在目,她脑中经常出现有关父亲的幻觉还有记忆碎片。
这个时候,女儿忘记回家的路,说明她已出现视空间能力障碍,并且近事记忆衰退,远期记忆尚存,病情已发展到轻度的痴呆。
随着时光的流逝,女儿的病情愈发严重,她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常乱发脾气,年迈的妈妈常常觉得力不从心、精疲力尽。
女儿也渐渐忘记了自己面前的母亲。
一次,妈妈小心翼翼地给女儿喂饭,
女儿笑着说:妈妈。
妈妈满脸喜悦,以为女儿病情有好转,连忙回应道:哎,我是妈妈。
可这种喜悦还没维持几秒,女儿转而笑着说:你真像我妈妈。
女儿除了不认识妈妈,还会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如小便失禁、咬伤妈妈、超市随意拿取东西揣兜里不付钱,而被误认为是小偷。
癫狂状态
女儿被误认为小偷
女儿咬妈妈
她翻出妈妈的婚纱,披到自己身上在隧道里狂奔。
……
这个时期,女儿的病情已经进展到了中度痴呆的程度。特点就是,女儿记忆障碍继续加重,不认识跟自己朝夕相处的妈妈,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出现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的行为。
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后阶段就是重度痴呆。电影到最后,女儿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穿衣、吃饭都依赖着母亲,因为肌功能障碍而瘫坐轮椅。
影片结尾,女儿在妈妈的鼓励下,奋力从轮椅上起身,摇摇晃晃朝着妈妈走去,仿佛变回蹒跚学步的孩童,妈妈则始终展开双臂,在不远的前方守候。
母女二人已经步入生命的终章,却因女儿的患病,好似回到了生命的最初阶段,重新做了一遍母女,令人唏嘘又欣慰。
这个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会让人失控,没有身体的疼痛,却有全方位的不可控。身体会随时发病,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要做无数次才能成功。
随着大脑的进展性萎缩,患者记忆逐渐衰退,性格改变,可能会变得敏感暴躁,把手伸向最亲近的人。最后记忆全无,成为一个百年孤独的异星球之人。
身体各项机能的丧失,让患者失去活动、自理能力,终将走向生命的终点。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增龄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至85岁以后,AD的患病率可高达20%~3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在我国,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已达万,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而且受该病折磨的还会波及到患者的家人,一个人得病,全家都要照顾。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据统计,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总人口的17.3%,按照国际惯例,比例突破10%就表明国家进入到老年化社会了。
据推测,到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以上,这也表明阿尔茨海默症的潜在患病人群数量非常庞大。
预防老年痴呆:
目前老年痴呆无法治愈,所以预防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在合理的范围。
另外,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锻炼身体、良好的心境、脑力活动和亲友间的交往,都有助于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记得收藏、转发,并在评论区或私信我说说您的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