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动的人,我们都见多了。但你知道你的肩膀、颈椎、甚至心血管和大脑都可能因为你的“懒”而受伤么?
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超14亿的成年人缺乏运动,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癌症的风险更高。
缺乏运动导致全身“危机”
1.影响记忆力
面对高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巨大的压力常常令人不堪重负。想要用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运动是一种纾压的好方法。若是日常缺乏锻炼,压力就少了一种释放的渠道,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就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甚至伤害你的记忆力。
2.肩颈酸痛不已
都市里的上班族,大部分人肩膀、颈椎都有个小病小痛的。缺乏运动,又每天面对电脑或者伏案工作……它们受累,最终受苦的就是你本人。
缺乏运动,颈部韧带和肌腱得不到放松、肩部关节得不到活动,就很容易导致这些部位变得僵硬、酸痛,严重的还可能得颈椎病、肩周炎。
3.心肺功能变弱
多走几步路,多爬几层楼……只不过比平时的活动量增大一些,就很容易气喘吁吁,没什么力气,缺乏运动的人对此应该深有感触。这是由于疏于锻炼,导致四肢的活动能力下降、肌肉松弛,气血运行变慢,心肺功能也随之减弱。
4.易患心血管疾病
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坏胆固醇和坏脂肪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厚厚的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适当的运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好处多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等。
5.糖尿病患病率提升
运动量不足不仅会降低身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里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严重的还会紊乱胰岛素的分泌,进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如今的年轻人,沉迷电子设备,疏于锻炼,已然成为了糖尿病患病的高发人群。
6.增加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阿尔兹海默症(即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迄今为止暂未出现有效的治愈办法。剑桥大学的研究表明,缺乏运动是导致65岁以上老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若是日常没有进行足够的体力活动,会使痴呆风险足足增加%。
7.增加患癌几率
缺乏运动,甚至会让人更容易得癌症。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会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若你长期久坐不动,体内的免疫细胞就会减少,那么你的患癌几率也将随之增加。
原来懒得动,可能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只要日常动一动就能摆脱这些困扰了吗?且慢,对照以下两条标准看一看。
你的运动量达标了吗?
1.每天至少行走步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身体活动的消耗量应占总能量消耗的15%以上,因此除了家务和职业必须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最好步行步,或进行相当于步能量消耗的其他运动。
2.每周5天中等强度运动
一定时长和强度的运动,将成为你走向健康的有力推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分钟以上。
多多运动,是获取健康的基础。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以下这6种运动方式,从现在开始,动起来!
让运动,带你远离“死亡风险”
1.快走
正常走路也可健身,但快走更能加快能量消耗,起到减肥的效果。长期坚持,不仅提升心肺功能,更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最好保持每10分钟走1公里的步速。
2.慢跑
跑步是最大众化的运动项目之一,经常慢跑能加速新陈代谢、燃烧脂肪,改善体型,也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且跑步是很有效的纾压方式,对改善抑郁心理也很有帮助。
3.登山
登山可以改善人体平衡功能,增加四肢协调能力,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燃脂方式。登山的同时远眺自然风光,也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放松紧张大脑。想象一下,爬到山巅,尽情享受这边风景独好,心情也会畅快许多。
4.HIIT
HIIT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它的特点是短时、全力、快速、爆发式。仅需15-20分钟就能达到中低强度锻炼1小时左右的运动效果,且对场地和器械都没什么限制。但由于训练强度较大,更适合有锻炼基础的人。
5.游泳
虽然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但若有条件,游泳是很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游泳的燃脂效果在所有运动里名列前茅,且水中阻力增加了运动强度,能起到很好的塑形效果。还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对调节体温、维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都有积极的作用。
6.瑜伽
瑜伽是相对舒缓的有氧运动,看似柔和,其实对身体肌肉力量的强度和身体柔韧性的要求不小。经常练习瑜伽可以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减少身体多余脂肪。
懒就一个字,但一直这样懒下去,小心害了自己一辈子。从现在开始,逐渐让自己动起来,从运动中找到健康,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