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达成共识的好文案,所需的极致文字加工能力 [复制链接]

1#

地产文案的困境,或者说所有文案工作者的普遍困境,是至少要面对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领导同事

第二座大山,客户甲方金主爸爸。

第三座大山,消费者市场

图片源自:alno的原创作品

正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任何一个广告,它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更准确地说,大多数广告都是一团杂糅的四不像,这正是它们很烂的症结所在。

-1-

广告已死,文案之殇

文案们的悲哀,就在于,所有人都会说话、写字、提意见,再不济还能找点参考案例。

因此,总有那么一些“半吊子”认为写文案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在同一个项目组成员中,文案的地位极其卑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另一个事实是,旁观者的灵感乍现毕竟是偶然,系列性的、持续性的文案创作,还得专业的文案上,这就是这个职业始终没有消亡的原因。

对于一个地产文案来说,摒弃掉自己的心高气傲,接受别人的高光时刻,努力争取共赢的局面,才是生存之道。

毕竟,别人也许只需要灵感一次,而文案却是需要时刻有灵感,可我们又不是喷泉。

接纳自己偶尔的平凡,甚至平庸,不丢人。

我始终觉得,文案是一门美妙的综合艺术,不论是专业层面上的灵感涌现,还是理想层面的实力兑现。

而地产文案,努力寻求的,也许并不是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而是力求%地写出能达成共识的、越过三座大山的文案,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好文案。

事实上,仅仅是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容易。

这三座山中的无论哪一座,我都有无尽的理由去吐槽,在我长达十几年的地产文案生涯中。

不过,今天我选择放过,因为总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去做。

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琢磨两句文案呢!

-2-

好的文案,如何定义

在地产文案的日常工作中,常常在工作单中遇到一个进退维谷的问题:实一点,虚一点?

懂的人自然懂,这是一个伪命题。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这到底需要的是一句很实在的人话,还是一句不明觉厉的套话?

说人话,说套话,在地产文案的工作中,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调性!

我特别讨厌调性这两个字,我曾经的许许多多的设计师同事,听到这两个字就浑身发抖、如临大敌。

做领导的,尤其爱说“调性”二字,可谁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概就是类似于:高级、文雅、让人看不懂就是觉得很专业、气质出众、独霸天下……

反正在我理解,就是“不说人话”。

这在以前是行得通的,因为在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白银时代,曾大肆包揽了广大的户外高炮、城市广告牌、电梯灯箱等优质广告位的时候,它代表了一种流行的审美。

“一宅一世家,一墅一天下”

“王者归来,风云再起”

“千载江山,一世长岛”

“山分天下,墅做春秋”

……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文案们都特别分裂,明明是做着底层的工作,却要模拟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来,用的还都是“江山”、“天下”、“王霸之气”……这样的大词,特别不接地气,但是它就是能迎合某些金主爸爸们的挑剔口味。

文案工作,说到底还是属于一种服务行业,满足客户需求才是第一顺位的。

如果,连买文案服务的老板都不满意的东西,是没有任何出街的可能,然后来“污染”世人眼睛的。

这里,就要谈到一个“多边共识”的问题。

我对于好文案的标准只有一个:能最大程度达成共识的文案,就是好文案。

领导觉得尚可、客户觉得尚可,自己觉得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和职业,就可。

-3-

想写好,别着找参考

降低好文案定义的标准,并不意味着降低写好文案的标准。

这实际上是欺骗大脑皮层的一种策略——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

到底怎么做,这就是一套因人而异的方法论。

讲概念性的东西,太枯燥,那就从案例入手,假如遇到一个洋房项目,slogan该怎么写?

这是地产文案策略知识付费博主夏不飞,因为他的一位粉丝提问,而展开的话题。

夏不飞自画像

事情大致是这样:

粉丝提问:郑州新区的龙湖项目,已经到产品阶段,洋房文案怎么写?

夏不飞问:你写了哪些?

粉丝回答:难得龙湖,难得主城洋房

天赋主城,龙湖洋房

心归主城,身归洋房

……

夏不飞回:在这个阶段,这些都对,但是……

关键就在在转折的“但是……”上了,缺了点令人怦然心动、或者被折服、深加工的味道。

甚至,因为《广告法》的约束,在中国几乎没有达到标准的洋房产品,几乎是开发商自说自话的时候,一味地去强调洋房本身,心不心虚呢?

图片来源:网络参考图

随后,夏不飞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来自他曾经操盘的案例,“再造一个玲珑湾,小的!”

想以此来解释一种文案的技巧,不仅要表达出原本的意思,还要参透博大精深的文字背后。

例子,毕竟是例子,中国没有第二个夏不飞,可以用自己“修飞机的来做广告”的经历和个人魅力,在现场征服全场;何况也不是每个甲方都好这一口。

所以,好文案,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对的。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脑洞。

对于大多数的文案工作者来说,对接止于项目策划,一般很难接触到有决定权的人,更不必说去说服,甚至擅长文字的人还能会在口头表达上吃亏。

这种时候,怎么办呢,硬着头皮上和撂挑子不干,总得选一样吧。

写文案当然有技巧,但记住一条:

别急着找参考,先弄清楚情况,方向不对,一切都是白搭。

-4-

好文案,慢工出细活

在此,请允许我引用我的文章《写出好文案的第一步,戒掉文案收集癖,换个角度要感觉》中,Onceme的留言:

“给文案一点时间,写一句文案!“

对啊,在周围人都在催我们赶快写的时候,我们自己千万不能乱了阵脚,急不得、也急不来。

总有很多复杂而琐碎的问题,在写文案之前,阻碍着伟大创意的诞生。

比如,这个问题如果是针对碧桂园的项目,那么首先得解决的问题是,洋房应该怎么说?

众所周知,碧桂园的广告创作部已经是全国第一大广告公司(仅从人员数量上而言)。

所谓,树大招风,但凡有点一丁点儿问题,广告内容特别容易引起竞品项目的举报。

碧桂园曾有一个项目,因为把9层、12层、20层的高层称为“洋房”,就因为虚假宣传被罚了,从此碧桂园的房地产广告中一律不准出现“洋房”二字。

这是属于底线问题,在解决了到底是用“多层”、“阳房”、“阳光美宅”……代替“洋房”之后,才能开展正式的文案创作。

这个“开胃菜”告诉我们,文案的方向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同样的产品,不同的开发商,很可能一句“很对”的文案,是完全行不通的。

龙湖有洋房,而碧桂园则无洋房。

如果,对碧桂园的项目一味去纠结“主城”和“洋房”的关系,那将永远是个死胡同,

同样的,文案的方向性,是要了解我们的对手——一票否决权的领导和甲方策划,以及具有最终解释权的甲方领导。

所以,想写好文案,需要一点儿时间。

分一点时间,给聊天和提问

为什么要做这个广告?

准备用什么媒介去表现这个广告?

户外、网络、朋友圈定投、飞机稿、还是线下的展板、单页……?

老板是怎么想的?

是想维护项目形象,解决销售问题,还是维持热度,又或者是打击竞品?

项目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又或者有什么天性的不足?

……

聊吧,撒开了欢地聊,多问问题有助于大脑皮层的活跃度,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到来……

聊着,聊着,也许思路和灵感就有了,再不济,你至少能得出如下结论:

到底,是需要一种虚幻的美好,还是一种暴力的美好。

我承认,以上所有的问题举例都是废话,都是为了拖延时间,掩盖自己无法出口成章的“无能”,其实目的只有一个,确定文案写作的方向,而已。

但也有可能,这个问题到了最后就是一个P。

某个大领导大笔一挥“元/㎡现买现住”很可能就是最后出街的东西,我们不仅此前写的所有东西全都作废,还要和其他人一起拍案叫绝,违心地说“妙,妙极了……”

但是在最开始,这样的聊天和提问,有助于我们慢慢进入思考的状态。

分一点时间,给思考和发散

在一瞬间有一万种可能,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画一张思维导图。

尽管,文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对着电脑敲击键盘。

但是,作为文案工作者,还是需要有一点小偏好的,比如我,就是白纸和一支笔。

享受这难得的思考过程,写下一个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型裂变出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有关的、无关的,只有它在那一瞬间在你的意识流里出现,它就有被记录下来的价值。

但千万不要像普京一样,写下来了,事儿却看不懂自己的“鸡爪”!

还是回到洋房问题,在有限的背景资料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只有这个洋房产品的地段实力以及龙湖品牌。

当我们围绕“洋房”写下“主城”和“品牌”的时候,其实可以衍生出很多内容和细节。

对了,就是细节,当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来越具体地呈现在思维导图上时,所谓的语感也在我们的脑海中交织着。

夏不飞接着问题,举了两个例子:

一句是针对主城的繁华属性的“万千繁华,止于门前”,一种拟人化的文案表达手法,很技巧地表达出“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老生常谈,也就有一种十足的“戏”感。

一句是借鉴绿地别墅的“城市来朝”的文案,王霸之气十足,地段的稀缺性有了,品牌的号召力也有了。

同样经典的洋房文案,还有万科的一套,也是被反复抄袭的,而且是一字不改系列:

我自己也曾在这样的思路下,延伸出“少的富足”、“平的起伏”、“静的喧哗”、“夜的明媚”、“光的隐秘”……

是不是非常有趣的文字游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真的不需要抄袭。

身为文案,即使我们做不到%的原创,但是不断地模仿和超越,总有我们自己封神的那一刻。

当然,当有无数种可能的时候,选择和筛选,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自己常常做不好这一点,因为文案的通病,就是对于文字过分的珍爱,尤其是自己一笔一划写下的,或者一个键盘一个键盘敲击下来的文字。

所以,我常常把选择权交给别人,这其实是不对的。

希望同样是文案的你,有更多的自信和魄力,说“我的文案我做主”,哪怕做不了主,气势上不能输。

分一点时间,给反馈和反思

还是接着聊这个洋房广告语的话题。

如果是我来写这一则洋房文案,尤其是龙湖的项目,众所周知的浪漫调调,我可能会尝试赋予洋房一种性格和情绪。

我始终认为,好文案与大路货文案的分界线在于:对文字感觉的驾驭能力。

对的文案,往往没有劲!

好的文案,往往能撩人!

越繁华的主城,人往往越孤独,越高档的小区,邻居之间往往越有界限感。

那,可不可以这样说:懂你如初,知己洋房

为什么,人们总是执着于洋房的叫法,因为它连接了国王的岁月,总有一种造梦的留白。

那,可不可以这样说:人间值得,唯洋房与岁月

当然,还有一万种更好的可能,以上砖砾瓦石仅为引玉。

文案雕琢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对于文字,一种情绪的上的把握、一种场景中的模拟……

此刻,在我们的对面的,是文字妖娆的大千世界。

以上,我说的都不对,你若认真就输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