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pf.39.net/bdfyy/bdflx/250105/k9uxfcm.html根据《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即便是在疫情之下,年,我国走失人次还是达到了万。
隔三差五,小编就能在ALSO家长群里看到寻人启事,大家问明原委后,纷纷在朋友圈转发、扩散,过了好几天仍会惦念,互相问:“那个丢了5天的孩子找到了吗?”
传回来的有好消息,比如前几天在哈尔滨走失的24岁自闭症男孩。有家长凌晨在ALSO群通知,孩子找到了,一时引来很多父母回应。也有坏消息,人们听后一阵难过,祈祷孩子回到自己的星球后快乐生活……
包括自闭症在内,很多走失的心智障碍人士,都是被社会上的好心人找到的,我们感谢他们,期待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多,这样,走丢的孩子们就离家越来越近。
今天,我们想向一位外卖小哥表达感谢:两年里,他帮助了29+7个走丢的人回家(29个是洪成木路上找到的,7个是帮救助站寻亲),被他在路上“捡”到的,有痴呆的老人、心智障碍儿童、精神失常的妇女……他们都回家了。
洪成木:
35岁,福建省泉州市霞美镇人,外卖小哥。个子不高,黑黑瘦瘦,笑时能掀起一脸褶子。头条寻人合作志愿者。
“对我们来说,不过多花了几分钟时间。对走失者的家属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每一个走失者背后都是一个故事,送餐、寻人都是正业,都不应该被轻视。”
只不过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霞美镇位于福建省南安市东部,这里电子厂房很多,很多农民借此变成工人,进入工厂,很多时候一坐一整天。
洪成木初中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送快递、当保安、拉货,也曾在家附近的工厂装过对讲机。唯一一次远离故土是不到20岁时,跟亲戚去内蒙古当售货员。新鲜感过去,他回到霞美镇,娶妻生子,安定下来。
年,他成为一名外卖小哥,闲暇之余喜欢看新闻,经常在一些网络平台看寻人信息。
洪成木
“走失的有小孩、有老人,有的有精神疾病,有的是智力障碍,我很想帮点忙,让他们早点回家,就把这些寻人启事转发到朋友圈,说不定就有人见过呢。”洪成木说,虽然那时他自己也觉得,人海茫茫,能帮上忙的几率很小,但寻人的心肠却一直是热的。
最大的强化发生在年1月8日,洪成木刷“头条寻人”上的新闻,注意到泉州有一名32岁的精神障碍男子走失,脚上穿一双鲜艳的人字拖鞋。
“红色的,很显眼,我路过他时多看了几眼。”洪成木回忆,“越想越觉得眼熟,突然想起早上看的寻人启事里的走失男子也是穿着一双红拖鞋。马上掉头,拿着寻人启事上的信息仔细核对,用本地方言和他交流,确认了他就是走失的男子。”
当时洪成木着急要送餐,就想着报警比较快。过后,他再打电话给家属时,家属告诉他,警察当天晚上就把他儿子送回家了,对他再三言谢。
“这次经历后,我常想到走失者们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虽然会有很多人经过他们身边,但如果没有人停下脚步去帮助他们,他们多无助。”洪成木说。
走失24小时内是找人关键时期
每天出门,洪成木兜里都会揣一张A4纸。纸张被反复折叠、打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36名走失者的信息。日期从年1月8日开始,有些能精确到几点几分,内容主要是寻人。
皱巴巴的纸上,洪成木写满了寻人信息
一位41岁有智力障碍的女士,是他帮助过的走失者里丢得最久的一位。洪成木遇到她时,她已在街上流浪了20天。当时是早上10点,洪成木刚准备送餐,看到她在路边的垃圾桶翻东西吃。凭他的经验,判断这是一位走失者。
翻看网上的寻人信息,果然找到了这位女子。他赶紧联系她家人,将照片发给对方看,信息确定无疑之后,等待家人赶来期间,这位女子因为看到洪成木靠近她,慌张地跑开了,洪成木只好先把手上要送的餐交给同事,一路跟着她确保安全,直到她家人赶来。
人们纳闷,大街上人流熙攘,洪成木怎么判断谁是走失人员呢,莫不是有一双透视眼?洪成木笑着说,每天走街串巷送外卖,见过各种各样的人,算是累积了一些经验。现在,两类人群已成为他的重点“观察”对象:衣着不整、不修边幅的流浪者;东张西望、没有方向的老人与小孩。
遇到这样特征的人,他都会尝试去观察其行为,然后上前沟通,再打开头条寻人寻找匹配的信息,最后报警。面对一些不太信任他的走失者,在联系上对方家属后,他会先用手机电话或视频,让家属和走失者直接沟通。
洪成木骨子里是个内向的人,不擅与人交流,这让他在寻人路上吃过亏。有些走失者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衣衫褴褛,一眼就能被抓取出来。洪成木起初不太敢上前询问,万一人家就是出门遛个弯呢,多尴尬。这导致他错过了眼前的一位走失者。
年11月,一名衣着时尚的年轻女子在马路上游荡。“我刚抢了一个外卖单,看到了那个女子,穿白色短袖、黑色短裙、黑色丝袜。”洪成木回忆,女子东张西望,不由让他怀疑是不是走失了,可又不好意思直接上前搭话,“万一人家以为我搭讪呢!”他甚至停下车搜了下网上的寻人启事,没什么发现,就骑车继续送餐去了。
洪成木找到女子时,她已在街上游荡20天
当天晚上正吃饭,洪成木从本地媒体上看到一则求助信息,走失者的衣着特征和他下午在街上偶遇的女子特别像,启事中说,女子有智力障碍。
洪成木立即电话联系家属,描述了白天看到的事,家属很快赶过来确认信息。洪成木又将寻人信息转发到朋友圈,求助好友帮忙查找。
很快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在街头看到了那名女子。洪成木带着家属赶往女子所在的位置,一家人见面后抱头痛哭,那名女子哭着问:“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怎么刚刚过来找我呢?”
在旁边看到的洪成木心头一热,也流下了泪。
4次“捡”到同一个残障男孩并送回家
“流浪者大部分都是走失者变成的,所以走失24小时内是找人的关键期。如果他走得再远一点,离开他的家乡,就变成真正的流浪者了,好心人多帮一把,一个家庭就团聚了。”他说。
年一年,洪成木曾在不同的公交站台,4次见到同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对方看起来眼神无光,还有些恐慌,给人智力存在缺陷的印象,洪成木初次遇到,就多了一些留意。
“年1月22日,第一次见到他,我看了一眼,他赶紧躲闪并撒腿就跑,我觉得可能有点问题。”洪成木说,怕孩子出安全事故,他骑车追了上去,拽住孩子,报警求助,当天,孩子被警察送回了家。
洪成木遇见男孩4次,送回家4次
第二次见到小男孩是年3月,也是在公交站台,孩子跑到了马路上,很危险。洪成木再次冲上去,将他拉住,然后报警。
男孩似乎对公交车情有独钟,之后两次洪成木找到他,也都在公交车站。洪成木后来才知道,男孩小时候发高烧,烧坏了脑子,父亲是环卫工人,平常没时间照顾儿子,他总是从半锁着的屋里跑出来。除了通知他的父母,洪成木还在朋友圈呼吁身边的朋友,以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