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老了不要你养等老人老了痴了,你去 [复制链接]

1#

有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会对子女们和他们的配偶们这样说:“我有退休金,将来老了不用你们养老!”

言外之意,将来我有能力自己养老,现在也不为你们付出,你们现在别想借着为我养老的名义,继续占我的便宜。

可是,等说过这种话的人年纪大了,各种老年病出现,退休金不足已支付保姆费用,或者得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们照顾养老,我们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想起当初,我们遇到无数困难,明明有能力帮助我们的父母,却像路人一样不肯伸手援助,现在应该怎么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怎么放下心中的委屈?

请耐心看到最后,你会有了答案。

赡养老人是法律义务

不能因为父母做过让你寒心的事,态度坚决地说过不要你养,你就可以不给他们养老。人人都知道,法律明确规定,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

无论怎样,你的身体发肤都来自他们,你传承了他们的基因,这些走到天边都无法更改。

无论他们过去曾经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在法律上都是你的父母,照顾老年的他们是你的责任。要像得到父母关爱的子女一样,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假如你因为他们曾经说过、做过让人寒心的事情,记恨他们的过往而不去照料,除了良心会愧疚不安,还会被人们用道德绑架。

周围的人们会指责你不孝,他们不会耐心地听你说曾经发生过什么,他们眼里只看到的,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有亲生儿女却没人肯照顾。

以前有个邻居齐大伯,童年时期父母离异,他被判给母亲抚养。

可他的妈妈跟一个男人跑了,丢下只有九岁的他,独自在家无人照管。好心的邻居们,得知他的遭遇,都伸手帮助他,有人说齐大伯是吃百家饭长大,童年非常苦难。

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年妇女找上门,说是他的母亲,已经身患多种疾病,想在他家养老。

齐大伯认出是自己的亲娘,他顿时怒不可遏,高声指责妈妈,在他那么小的年纪,就狠心丢下他不管,如今想老了才想起儿子,没那么容易的事!

他坚决不肯让母亲进门,老太太在儿子家门口坐了一整天。邻居们给老人端水送饭,还指指点点纷纷议论,都说齐大伯心太狠了。

街道办工作人员出面调解,齐大伯坚决不接受跟母亲一起生活。有个好心的邻居,把老人暂时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齐大伯说活到60多岁,心里没有一天是舒坦的,虽然结婚成家,有了妻子儿女,可他一直生活在怨恨中。如果今后跟母亲一起生活,他就得活活给气死。

后来,街道办请来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帮他做了十几天的心理辅导。

齐大伯渐渐才懂得,怨恨不能改过曾经发生的过去,母亲虽然做过错事,他不该重复母亲犯过的错误,抛弃自己的亲人。

后来,齐大伯终于跟妈妈和解,照顾她直到最后一刻。

理解他们目光短浅又自私

人不是因为年纪长大,就能活得明白睿智。

父母的做法,的确子女们令人寒心。说出这种话的老人,大多是身体健康,手里有一点存款,而且比较自私。

他们不愿为子女多付出,哪怕子女遇到困难,非常需要有人伸出援助的手,他们也不肯给予更多。

已经成年的子女,应该用成人的眼光看待父母。必须理解,人不是生来就就会当父母,他们没有因为儿女的诞生,内心成长起来。

在他们的人生早期,也许受过亏待,他们得到的爱非常有限。当看到社会上不孝的子女,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靠不住,选择自我保护,才不会体谅儿女的困难,不肯付出亲人应有的爱心。

由于目光短浅,他们想不到钱不是万能的,想不到晚年会遇到什么困难,想不到真的老了,有要靠亲人悉心照顾的那一天。

我们要用去理解他们的无知,理解他们没有远见,原谅他们对我们做出自私的行为,和不妥当的言语。

这样做不光为了父母,也为了我们自己。因为心怀怨恨,你就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不能过阳光明媚的生活。

只有选择原谅和接受,你的才能放下怨恨,才能有内心平静。

去照顾年迈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做好榜样,也可以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结束语

我们也会老去,父母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

人生就是匆匆几十年,我们不能沉浸不愉快的遭遇,要从父辈的经历中汲取教训,懂得万物一体,人们应该相互关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更应该相互帮助,这样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温暖的。

我们已经成年,要用成年人的思维看待世界,父母是你人生的根基,你可以给子女传递温暖,也需有胸怀放下恩怨,把温暖传给内心冰冷的父母,你的生命会因此变得温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