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人天堂当你失去灵魂,我来带你回家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症日。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一种令人绝望的病。患者仿似丢了灵魂,喜怒哀乐不能自已,被不可抗力所操控,失去生活能力和尊严、忘记亲人甚至自己。

这种病,至今无药可医。

怎样做,才能让这些特殊老人体面地生活呢?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似乎给出了答案。

大家知道《楚门的世界》吗?

主人公楚门在一座海滨小城,日复一日、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30多岁时的一次意外,他对周遭世界产生了怀疑。

原来,他是片中唯一被蒙在鼓里的人,小城是摄影棚,大海是布景,妻子、亲人、同事、朋友全是演员,这只是个充满虚假和谎言的地方……

在荷兰也有这样一个“楚门的世界”,不同的是,这里的一群“骗子”守着一群失忆之人,共同演绎着世间最温暖的“骗局”!

它是霍格威(DeHogeweyk),一个与世隔绝、又不曾离世的小镇。

失智老人的乐园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小镇慢慢展露真颜:绿树鲜花环绕着古朴建筑而生,宁静的角落里立着浪漫优雅的酒吧,音乐从装修考究的咖啡馆里缓缓流出。

20世纪50年代的复古建筑风格,让人感觉小镇仿佛穿越而来,连居民身上都带着一丝超然物外的淡泊宁静。

早上,他们逗猫遛狗;中午,吃茶聊天;傍晚时分,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彼此搀扶着道别、回家。

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时光静美如画,岁月被雕刻成理想中的模样。

如果没人告诉你,你一定想不到:这里是远离纷扰的“楚门的世界”,居住着上百名失智的“楚门”。

24小时全方位监控,身处其中的居民却不自知。

遇见的邻居、理发师、收银员、甚至是路人……大多都是“演员”,由专业医护人员扮演。

里面的一切都是“伪装”。商店全部免费开放,物品没有标价,任取任拿。

10个足球场大的小镇,只留一扇厚重的玻璃门与外界相连,任何人不能随意进出。

这是霍格威小镇,一个充满了“虚假”和“谎言”的地方、一家大型养老院,也是全球第一个、专为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建立的“温暖照护小镇”。

尘封在建筑里的的记忆

失智老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霍格威帮他们记住了。

小镇没有高耸的围墙,没有刺眼的白色病房,也没有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和穿蓝条纹病服的患者。6、7名老人和两名专业护工住一栋房,过着居家一样的普通生活。

所有的公寓楼,全部“倒退回”七十年前,古典花纹的桌布和座椅,英伦复古风的吊灯,造型考究的花瓶……每一样陈旧的小物件,都是为了营造出失智老人尚有记忆时的生活场景,缓解他们的不安。

城市、贵族、商务、居家、文化和宗教风格,采用不同的设计,以确保老人的居住房屋与之前的风格类似,降低他们的焦躁感。

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老人从不孤独,因为护理人员全部变成了邻居、店员、家政,24小时陪伴在旁。

他们也不会郁闷,因为他们不会听到“你又该吃药了”、“你又忘了这个了”、“你必须回病房呆着”……

自由带来的“人性温度”

《自然神经科学》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失智老人本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被隔离感。如果实行隔离社会的治疗,则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当他们偏离了正常生活,病情将不断恶化,出现更多疾病隐患。

患了老年痴呆的人像会呼吸的“提线木偶”,生活无法自理,正常人大多对他们避之不及。但生活在霍格威,他们是病人,也是自由且独立的个体,不会被隔离,还是像社会的一份子,有尊严地活着,可以随时走出房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

天气不错,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顿大餐;

兴致来了,换个发型,理发师会倾听你的需求;

好久没出门了,去超市来一次大采购,不用结账;

闲来无事,上一堂烘培课,没有病人和医生,只有心灵手巧的糕点师和可爱的学员;

不用害怕出门会迷路,因为总会有温柔的路人送你回家。

霍格威的每一处设计里,都是人性的温度。看似平常的电梯,是采用重力感应装置的,老人站在门外会开启,感受到重力就自动上升。

音乐弥漫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许许多多的失智老人,已经丧失语言表达能力,但依旧保持着对声音的敏感,只要记忆中的旋律响起,他们的心灵还是会颤动。

来这里探访丈夫的妻子,会坐下来为爱人弹钢琴。虽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通过黑白琴键,他们的爱还在继续,缓缓淌出的音符,是心的声音。

小镇唯一的出入口——玻璃门,在保障老人不会跑丢的同时,会在天气晴朗时对外开放。附近的学生、小孩来小镇参观,陪老人们说说话,给他们讲有趣的事情,不仅为他们带来精神的快乐,也缓解了失智老人对药物的依赖。

一个因爱而生的小镇

这座“天堂小镇”的诞生,源自一位普通护工YvonneVanAmerongen。

Yvonne曾在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亲眼看着无数曾经意气风发的老人,在最后活成了“犯错的孩子”,茫然、无措、还有些害怕,让她深为震撼。

某天,她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去世了,没经历什么痛苦,走得很快。Yvonne悲痛之余,也有几分欣慰:“谢天谢地,爸爸不用去养老院了。”

而这也激发了她内心的想法:创立一所养老院,让老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

终于,在年,霍格威顺利落成,想法成为现实。霍格威造价不菲,万欧元(其中万来自政府支持,其余来自民间的募集组织)。但自从这个养老院开设以来,来自美国、英国、冰岛、德国、日本、挪威、瑞士和澳大利亚的专家们络绎不绝前来取经。

人们发现,住在霍格威的失智症患者不仅较少服用药物,而且精神很好,胃口也不错,他们的自由和快乐都是从心而生。霍格威虽然没能找到治愈病症的有效方法,但让患者家属看到了希望,那就是除了等死,失智老人还有另一种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正常人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家有阿尔茨海默患者,个中滋味颇为复杂:因为无药可治,一旦患上即意味着不可逆转、再无康复可能;因为看过他们呆滞的表情,看到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人却不自知……

但患病之前,他们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有自主快乐的能力,有爱的能力。这里,给小伙伴们分享2个偶然看到的故事吧,是照顾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网友写下的:

老爷爷坐在轮椅上被护工们推去餐厅准备用早餐。

青年厨房小哥:“大卫,你今天好吗?”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还好。”

青年厨房小哥:“你几岁了?”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30了。”

青年厨房小哥:“真的?我32了,比你大2岁!”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是哒,我年轻些!”

岁的老奶奶,丧失站立能力,每天坐在房间椅子上单手撑着额头,看到有人经过,就笑着招招手。

我进去给药:“你今天怎么样呀?”

老奶奶:“我今天下午要开车出去!”

我:“哦~这样啊,你的车停哪儿啊?”

老奶奶:“我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你怎么开呀?”

老奶奶握住我的手:“我不知道...

哎呀,你的手怎么那么冰?你要多穿件衣服啊!”

我(心里一阵暖流):“谢谢你!我会的!”

老奶奶(完全不记得她要开车出去这件事):

“别客气~多穿点,暖暖手!”

虽然失智老人已经不能照顾自己,但他们也在努力活着,当被温柔以待。

阿尔茨海默症

比尔盖茨曾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钻研阿尔茨海默症时说过,除了沉重的治疗经济负担外,阿尔茨海默症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情感上的痛苦。这种病伤害的不仅是患者自己,还有他的亲人、朋友、甚至是所有身边的人。“他会让你觉得,你认识的那个人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你如果活到80多岁,就会有接近50%的可能性得这种病。全球有多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并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上升。

据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统计数据,目前我国至少有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预计到年,这一数字将超万。

阿尔茨海默症,至今无药可医。改变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发展方向,任重而道远,它至少要在5个方面取得进展:

①更深入地了解阿尔茨海默症是如何发生的;

②更早地检查及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③更多对抗疾病的方法(即一种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预防疾病或减缓疾病发展);

④让人们更容易地参与临床试验;

⑤更好地利用数据。

面对这些不可抗力,身为平凡人的你我他她,或许做不到谁去拯救谁,但至少能做到多点微笑和真诚,温柔对待不幸失智的人。他们虽然时哭时笑,想表达而不能,无法思考,心却活着,能感受到世界对他们的善恶好坏。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源于建筑联盟、游学筹智会、比尔盖茨及网络,当代君整理编辑。

-END-

传播当代最有温度的声音和画面

有趣好玩又有益思的「当代公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