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中国有三大祭奠的节日,分别是清明、中元和寒衣节,我们在这些时候,会更容易触景生情,缅怀故人。
今天是年10月25日,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活着的人会为逝者烧冥衣,让逝者更好地度过寒冬,因此称为寒衣节。
01
为逝去的人,添一件寒衣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
人在离别时会感到不舍,但长久的离别后又会释然,每逢想起时,便仿佛思念的人犹在身旁。
身体的死亡并非人生的终点,只有当所有人都遗忘了,才是真正从世间消失。
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16岁与赵明诚结为夫妻,俩人对诗词很是热爱。
可惜在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因病死亡,从此李清照的词风骤改,不再写女子心怀或风花雪月,每每落笔,都是悲痛的笔调。
每到赵明诚忌日,或是思念至深时,李清照除了给他烧寒衣,还会烧一些自己写的诗词,期望用这些诗词,给他解解闷。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也需要穿衣,故而在寒衣节这日,烧去御寒的纸衣。
李清照烧去诗词,寄托了对她丈夫的思念。寒衣节,我们烧去寒衣,也寄托了我们朴素的思念。
02
给关心的人,披一件寒衣
作家麦家年轻时因为父亲的一个巴掌而远走他乡,后来年龄越深,对父亲的思念也更深。
等他想要打破父子隔阂,重归于好的时候,才发现年迈的父亲已患上俗称“老年痴呆”的阿尔兹海默症。
当再次见面时,父亲用布满皱纹的双手,颤颤巍巍地拉住他说:“能让我家老二回家看看我吗?”
此番话,如针扎在麦家的心里,他大喊:“爸,我就是老二啊!”
但父亲却再也不认识他了。
后来麦家说:“父亲去世后,我的心好像缺了一角,想要补好时,却发现一碰就生疼。”
我们常说来日方长,可又有多少次的关心,流失在了“来日方长”的谎言里。
人生有太多事情按部就班,唯独“陪伴”二字没有,每错过一分,我们就平添十分的悔恨。
寒衣节,不只给逝去的人送寒衣,更是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莫等毛衣变纸衣,别等陪伴变追忆。
请相信,时间从来不等人,唯有在能陪伴时好好珍惜,才算是拥有,错过了再追忆,那算不上拥有!
寒衣未必是一件衣服,一碗热粥、一通电话、一句问候,都是一声能拨弄心弦的招呼。
03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寒衣节,为逝去的人,烧一件寒衣;为关心的人,添一件暖衣;为自己添一件薄衣。
如今提倡文明环保,不便烧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这篇文章,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天气凉了,思念悠长,愿你在意的人,与在意你的人,都能添衣保暖,照顾好自己。
(作者渡兰君来源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