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皮肤健康普查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29.html一个单身女性步入老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面对失忆甚至失能的生活,她还能维持基本的体面和尊严吗?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她还可以依靠谁?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隐忧,将不再是困扰少数人的问题。
正在公映的电影《妈妈!》讲述的是一对母女相濡以沫的故事,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照护者之间的故事。片名是一个烟雾弹,患有疾病的不是妈妈,而是女儿。85岁的母亲蒋玉芝和65岁的女儿冯济真在退休后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所有秩序,伴随家庭数十年的隐痛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是一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彼此保持距离的母女,女儿悉心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各自独立。女儿患病后,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角色对调,她们彼此和解,相互依存,也更明白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分量。
这部由吴彦姝、奚美娟主演,杨荔钠执导的影片,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后受到肯定。84岁的演员吴彦姝凭借母亲一角获得天坛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杨荔钠上一部导演作品,由郝蕾、金燕玲主演的《春潮》一样,《妈妈!》也是一部主创几乎全员女性的电影。
年的《春梦》、年的《春潮》以及今年的《妈妈!》(影片原名《春歌》)构成了杨荔钠的女性三部曲。三部剧情长片分别描摹了女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困境与悲欢。
截至9月27日17时,《妈妈!》票房来到万元。对于一部并没有太多商业元素的影片而言,已是不错的成绩。许多观众为影片中母女相互依存的感情而落泪,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或是自己的女儿,也反思自己在步入老年后,又将如何回望自己的一生,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
被疾病打破的家庭秩序
过去在大银幕上,我们很少能看见对中老年女性的书写,也很少看到中老年女演员担当主角。女性角色多半以青春靓丽的形象登场,有年龄感的质朴形象普遍缺失,这也是杨荔钠创作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从首部纪录片《老头》开始,老人、女性一直是她关心的群体。这一次,她将镜头对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老年母女,呈现她们的处境,书写她们的痛苦、勇气和光彩。
《妈妈!》中的母女二人退休前都是老师,母亲蒋玉芝是文科教授,女儿冯济真是理科老师,早年过世的父亲是考古学家,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女儿患病前,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母亲,她个性内敛,过着苦行僧般自律的生活,平时还会做义工发挥余热。母亲则如孩童般古灵精怪,有些任性甚至顽皮,爱撒娇,对每天的饮食都有极为细致的要求。杨荔钠曾在访谈中提到,故事中的母女关系是她理想中的母女关系,二人没有紧密捆绑,也没有自我牺牲,相处方式是彼此尊重。
一场疾病的到来,家庭秩序打破重建,母女关系回到了数十年前。女儿患病后,重新做回了小孩,母亲则找回了“母亲”的身份,承担起照顾女儿的责任,像照顾幼年的女儿一样无微不至,为了女儿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她变得更强大。
疾病的背后,家庭的隐痛也被逐渐揭开。这个曾经幸福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因为受到迫害而离世。女儿长期处于压抑和愧疚之中,认为自己应该为父亲的死亡负责,并一生都在为年轻时的过错赎罪。这场疾病对于女儿来说是悲剧,但同时也是一次释放和解脱。患病以后,她常常出现幻觉,在她的幻想中,一家三口在烛光下交谈、跳舞,父亲没有离开。她解开了长达数十年的隐形枷锁,做回了那个幸福而任性的小孩,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在大雨中玩闹,把自己淋得浑身湿透。
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是彼此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基础,一场疾病后,爱的迸发也让两个人更紧密地相互联结。影片中的母亲虽是85岁高龄,但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她拥有超越同龄人的健康体格,能够担负起照护女儿的重任。与此同时,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令她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睿智的个性帮助她冷静对待家庭变故,近一个世纪的风雨让她变得更为顽强,面对挫折的时候还能拥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可以说,影片中呈现的不仅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母女关系,也是较为理想化的患者与照护者的关系。对于许多人而言,当一个运行平稳的家庭突然失序,第一反应是措手不及,陷入混乱。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沮丧和痛苦。
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
在拍《妈妈!》之前,杨荔钠对阿尔茨海默病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她看来,这种疾病如同暴风雨一般,并不比癌症温柔。影片中的主人公冯济真是重度患者,除了失忆、失语等症状之外,还会产生幻听和幻觉等症状。
过去,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并不太了解,并将其与“老年痴呆”划上等号。但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症的类型之一。和人们想象中的患者沉默寡言不同,实际上,患者会表现出与过去截然相反的个性,人格和行为都会改变,比如冯济真,一个温柔的女性在患病之后也可能会有暴力行为。这些失序的行为不仅给患者带来困扰,同时也会令照护者感到痛苦。
老龄化社会带来了新的考验。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率、死亡率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万痴呆患者,其中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一场在上海举办的《妈妈!》观影现场,几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属分享了她们的经历。一位观众谈到,在看完影片后大约有15分钟的时间没有缓过来:“我的爸爸今年97岁,他的认知和记忆一点点消失的时候,作为女儿的痛苦真的很难用言语去表达。”
她的父亲曾经是银行行长,患病后很多行为自己没有意识,整个人失去尊严:“一个过去这么要尊严的人,今天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其实很需要被关爱和照顾。”她很喜欢影片的结尾,母女俩来到海边,在海浪里舞蹈、相拥,温暖而美好。在她看来,母女俩在寻找一种生命最后的尊严:“我就想人要有尊严的活着,每一天要像人一样活着。我想呼吁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多一些内心的关爱,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把他当做一个人,而不是活着的动物。”她说。
另一位女观众则表示,她在看电影的时候没有掉一滴眼泪,“不是因为我坚强,而是因为这样的画面对我来说真是12年来一步步走过来的”。她讲到,母亲已经卧床许久,但是现在得到了细心的照顾,父亲在有类似症状之后得到了及时的干预,情绪也越来越好。今天,许多社会机构开始介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